【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特朗普动辄威胁台湾交"保护费",扬言对台湾生产的芯片加征关税,令岛内"压力山大"。为了讨好这位美国总统,台当局高层把主意打到了无人机头上,台地区领导人赖清德更自不量力称任内要把台湾打造成"亚洲无人机供应链中心"。

《日经亚洲》14日报道称,台湾试图加紧脚步打造无人机队,以迎合特朗普对台湾增加防务开支的要求。但在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商用无人机生产和重要零部件领域"无可争议主导者"的当下,深度依赖大陆制零件的台湾公司举步维艰。

"这让台湾的每个人都非常焦虑。"璿元科技的首席执行官周玉端告诉日媒,其所拥有的这家台湾无人机企业是民进党当局欲打造无人机产业链"去红化"的一部分。台当局所谓的"非红供应链",即指排除大陆企业、部件和原材料的全西方供应链。

综合台媒早前报道,从前任蔡英文开始,台当局便对无人机产业无限上纲上线,从禁止"大陆厂牌"到"大陆制零件",结果使岛内陷入了尴尬的"无人机空窗期",多个政府部门的无人机合同曾一度因无人投标而不得不暂停采购。

台军"摩羯"无人机系统无人直升机部分。资料图

据《日经亚洲》报道,周玉端透露称,目前该公司用于政府合同的无人机完全不含大陆制零件,但商业订单仍依赖于来自大陆的非敏感部件。

"这取决于我们的客户想要什么,以及他们愿意付多少钱。"他解释说,非大陆零部件的成本要高出三到四倍。

与璿元科技一样,总部位于台中的无人机制造商汉翔航空工业也会根据客户需求,调整其廉价、不敏感的中国零部件采购。该公司高管承认,完全绕开大陆产业链很困难。

汉翔航空工业同时是台湾的防务承包商。其高管称,由于缺乏资金,难以开发无人机所使用的云台相机、通信模块和高端芯片。

云台系统结合光学镜头、热感应器和稳定器,是任何侦察无人机的核心。台湾无人机大厂雷虎科技的董事长陈冠如去年曾向美媒《华尔街日报》指出,台湾劳工成本高昂,大多数云台组件须运往大陆进行组装,在大陆以外制造云台系统价格至少多两倍,从其他地方取得相当困难。

台湾另一家无人机制造商智飞科技创办人暨董事长黄重生也提到,最初曾尝试在台军方无人机原型机中,以澳大利亚产品取代大陆制引擎,但发现成本高出20倍。由于无法保证有足够的订单,大多数台湾工厂并不愿意配合。

据台媒《联合报》等报道,在台"数位发展部"去年发布针对无人机的所谓"去红化"审核标准后,有采购需求的当局部门就满腹牢骚地抱怨道,过去用大陆的大疆无人机约三四万元(新台币,下同),如果以同规格采用非大陆制,费用二十万元起跳,贵则六七十万元。

岛内无人机协会方面亦称,就算台湾可以自己生产无人机马达,但全世界都没办法保证"磁粉、铜线不在大陆生产"。即便从美国进口,也无法完全排除原物料来自大陆。

话音刚落,当时刚当选地区领导人的赖清德就丢了个大脸。

去年3月,他在台湾无人机研发中心参观时,现场展示了一款能搭载轻型导弹的无人机。而这架由土耳其和英国合作开发的无人机,螺旋桨驱动马达上赫见"Made in China"字样,引发岛内群嘲。

台湾"联合新闻网"视频截图

台湾无人机公司告诉《日经亚洲》,面对"便宜得多"的大陆制的无人机零部件,他们的长远目标是缩小差距,通过政府补贴支持下的研发,提高台产零部件的比例。

报道称,为了改变现状,台湾需要扩大岛内产业规模,并寻求海外合作。台湾外事部门负责人林佳龙对此称,"台湾现在需要的是市场和订单,然后才会有更多的无人机生产线。"他声称,台当局一直在寻求与美国、日本和欧洲在无人机方面的合作。

日媒提到,去年9月,在"美国在台协会"(AIT)与美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管理局的纠集下,26家美国无人机、反无人机系统企业代表和五角大楼官员窜访台湾,以寻找可代工的零附件厂商,纳入美方供应链。

为了迎接美方的这次到访,岛内相关行业也做出了相当积极的反应。在台经济主管部门的协调下,汉翔工业等台企牵头成立了一个"台湾卓越无人机海外商机联盟",其目标是"到2028年实现岛内无人机产值十倍增长"、"无人机月产能15000架"。

台媒当时还炒作称,这26家美商是首次由美官方安排赴台考察防务产业,过去罕见台当局邀请美国武器制造商进入。台湾将据此打造未来亚太第一个所谓无人机"非红供应链"中心。

2023年2月,台湾高调宣传的所谓最先进自研"腾云"武装无人机,在试飞时一头栽进草坪。台军当时号称,该无人机"绝对没用大陆零件"、采用美国进口发动机。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此前曾一再渲染"台海无人机作战"概念,妄图以此阻挠解放军"攻台"。

去年6月初举行的第21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缪尔·帕帕罗翻炒其前任提出的所谓"地狱景观"计划,叫嚣称一旦中国大陆"攻台",美军将在台海部署数以千计的无人机和无人艇进行迟滞、消耗,为美军及其盟友进行全面反击争取时间。

不久后,美国便宣布批准两批共约3.6亿美元的对台军售计划,主要包括"弹簧刀"-300导弹系统和"ALTIUS 600M-V"无人机及配套零部件和训练服务。据台防务部门披露的数据,2024年台军方共计划采购7个型号、968架无人机。

涉及对台军售的美国无人机相关企业企业及高级管理人员,如美国宇航环境公司(eroVironment)、安杜里尔公司(Anduril Industries)之流,均已被中方列入制裁清单。

美国最大的无人机制造商斯凯迪奥(Skydio),在去年10月,也因对台军售被制裁。中方采取行动20多天后,这家美企面临供应链危机:中国东莞一家日企子公司原本是其唯一的电池商,在中方制裁后"断供"。

找不到替代供应商的斯凯迪奥焦头烂额,只能向时任拜登政府"求救"。其首席执行官还气急败坏地在社交媒体发文,倒打一耙称中国"试图消灭领先的美国无人机公司"。

据《日经亚洲》报道,斯凯迪奥也向台湾消防部门供货。"我们看到中国大陆直接就切断了对斯凯迪奥的电池供应",台湾璿元科技的周玉端回忆道。

我外交部在回应有关问题时已多次强调,中方坚决反对美台军事联系和美对台出售武器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我们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规定,停止武装台湾,停止纵容支持"台独"势力"以武谋独"。台湾当局"以武谋独""倚洋谋独"的图谋注定不可能得逞。中方将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