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熟的袁女士最近经历了一场"心跳时刻"。上个月,家中突发漏水,她藏在柜子里的60万元现金被泡成了"落汤鸡"。当她抱着湿漉漉、黏成砖块还散发着霉味的纸币赶到银行时,整个人几乎要急哭了--这些钱大多黏连在一起,表面布满绿霉,轻轻一碰就碎成渣,简直像一堆无法辨认的"纸泥"。

关键时刻,银行迅速启动了特殊清分预案。5名经验丰富的柜员组成"抢救小组",戴着白手套,用镊子、放大镜甚至吹风机等工具,像修复文物一样逐张处理。由于纸币严重脆化,每翻开一层都可能造成破损,他们每天只能专注工作4小时,生怕动作稍快就毁掉一张钞票。就这样整整用了10天,终于从这堆"问题纸币"中抢救出561500元,兑换率高达93.58%。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纸币剩余面积大于75%可全额兑换,大于50%小于75%则半额兑换。但像这种严重霉变黏连的情况,实际操作中需要工作人员付出数倍耐心。银行工作人员坦言:"看着客户焦急的样子,我们只想着尽量多挽回损失,这叠钞票不仅是钱,更是老百姓的血汗。"

这件事给所有人提了个醒:遇到现金被水浸泡的情况,千万别用力撕扯或暴晒,应第一时间用吸水纸吸干水分,尽量保持纸币平整,尽快联系银行处理。这次如果不是袁女士及时求助,加上银行专业团队的细致工作,损失可能会更大。

不得不为银行的"硬核服务"点赞!在数字化时代,这样耐心守护老百姓"血汗钱"的举动格外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