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婆把钱存银行,取钱的时候却傻眼了。

1997年时,她(魏阿婆)省吃俭用大半辈子攒下2万元,来到银行存起来用作退休后的养老金。工作人员给了她一张存单是手写的,还告诉她:阿姨,您放心存,到期了不用您过来银行,我们系统会帮您自动续上。

这句话,她27年都没忘记。

那个年代有2万块的家庭少之又少。

转眼间,时间来到2024年底,66岁退休的她翻出那个压在柜子里的牛皮纸信封,拿出了两张泛黄磨卷的手工存单,来到银行把钱取出来,心想利息肯定不少。

工作人员热心接待她,认真算了后,告诉她,利息有5000元。

她当时愣住了,不对吧!存了27年,怎么利息这么少,你们算错了吧!

银行反复计算,告诉她就是5000元。

因为这是当年的手工存单,没有写明"到期自动转存",只能按活期利率算。

她不认可这个数字,把银行告到法庭,法官深入了解调查,发现是银行的系统升级没有给续上的,最后判她胜诉,银行补发了剩余利息。

此事发到网上,网友都议论纷纷:有一个网友评论蛮有意思:"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初觉恃才放旷,后感痛定思痛"。

银行是大家认可最安全存钱的地方,工作更要仔细。

27 年的等待,是老人记着那句承诺。

存单泛黄磨卷,藏着过往的痕迹,也看着金融服务有没有温度。

银行一时的疏漏,可能只是系统升级时的一点不小心,却牵着一个家庭的养老指望。

网友那句 "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哪里是恃才放旷?不过是普通人把半生积蓄交出去时,对安稳生活的期盼 -- 哪是要什么冰冷的规则?不过是想在规则里,看到对承诺的在乎,对每个人的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