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4月2日,也就是长和与美财团就港口交易的交割日,只剩下不到6天的时间里。当初李嘉诚旗下的长和,想要通过抛售港口来规避风险,但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李嘉诚抛售港口所带来的收益,已经远不足以覆盖他旗下产业已经付出的代价。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李嘉诚旗下的长和等四家公司,市值一度蒸发超781亿港币。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李嘉诚越晚做决定,所要承担的代价也将越大。或许当初抛售港口时,李嘉诚也没有想到,这笔交易将关乎他整个家族命运的走向。
现在李嘉诚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坚持交易,但后果将是无缘中国市场,其在全球其他地区的合作,也将面临风险。港媒日前爆料称,中方高层已经要求国企,暂缓与李嘉诚旗下的公司开展新业务。
当然,李嘉诚还有第二条路可以走,那就是相信国家。在官方看来,任何交易都不能损害国家利益,即便李嘉诚选择坚持交易,也有可能会遭到有关部门的审查,交易同样无法顺利完成,到时候反倒是两边都得罪了。
外交部在3月2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已经把话说的很明白了,中方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损害他国正当权益的行为。而就在几天前,中方发布了修订后的《反外国制裁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反制工具箱"。
也就是说,反制方案已经就位,现在就等李嘉诚一句话了。只要李嘉诚公开表态,长和与美财团贝莱德的港口交易,是被美国政府施压胁迫后达成的。那么这就成了中美两国政府之间的事,中方为了捍卫本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将依法对胁迫行为做出必要回应。
有报道称,港府已经与长和集团进行接洽,以讨论该如何妥善处理。事已至此,对李嘉诚来说,相信国家无疑是将自身损失降至最低的最佳选择。
可以肯定的是,长和向美财团出售港口一事,4月2日的交割日也不是最终结局,而是一个开始。交易无论完成与否,中美政府之间,必然会有所动作。如果交易照常完成,中方有关部门经过审查评估后,认为这笔交易损害了国家利益,且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大,必然会有所行动,阻止交易的最终落地。
如果李嘉诚做出了正确选择,停止与美财团的交易,特朗普政府绝不会就此作罢。从上台前,特朗普就一直扬言要控制巴拿马运河,并将美财团收购长和在巴拿马运河的运营权,视为一次重大胜利。
最终交易被中方成功阻止,特朗普势必会恼羞成怒,对中方泼脏水,甚至是采取强硬手段作为报复。到时候巴拿马运河港口运营权的交易,就完全脱离商业范畴,成为中美博弈中的重要事件。
对我们来说,这两处港口的运营权归属,虽然不会对我国外贸造成太大的直接影响。但却将冲击市场信心,因为各方都清楚,这笔交易是美国政府施压下的产物,如果连有机会得到中方支持的长和,都未能幸免于难,那么其他国际资本在面对特朗普的施压时,恐怕也会果断选择妥协。而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是难以预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