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特朗普撤销了自己对海德出任美国商务部负责出口管理的助理部长的提名。此事有两点令人想不到:第一,自特朗普去年11月胜选开始,他在有关官员的任命上逻辑是一以贯之的,首先看此人的政治主张和自己有没有共鸣,其次看这个人对自己是否忠诚。考虑到特朗普无论作风还是主张在美国政坛都属于相对极端的少数派,能够满足他条件的人选并不多。

而且特朗普很喜欢将个人情感注入公事,无论是在公开场合的表态、施政主张或者人事任命上,他的决定都带有很强的个人情感。也正是因此,目前已知在国会否决他的提名以前就让他放弃自己的官员任命安排,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比如去年年底曾传出消息,特朗普考虑提名众议员盖茨担任司法部长,但当时盖茨身背性丑闻,还是美国社会上最痛恨的涉及未成年人的性丑闻,因此特朗普这一打算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为此特朗普的提名还遭到了企业家马斯克的坚决反对。当时马斯克在特朗普的团队中话语权还是很高的,甚至有报道称,马斯克为此和特朗普团队部分成员爆发了激烈争吵。然而尽管如此,特朗普最初还是没有改变主意,直到盖茨也意识到由自己担任司法部长过于离谱,于是他主动拒绝了特朗普的提名,特朗普这才放弃提名盖茨。因此,特朗普放弃提名海德,一定是基于非常重要的原因。

第二,海德是一名对华极端强硬人士,他曾在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工作,参与策划该委员会多项"反华"行动,更推动了多个针对中国企业的法案。考虑到特朗普在贸易上针对中国的野心,他应该非常需要海德这种人才对。

综合以上内容,特朗普"除名"海德这样一个极端"反华"鹰派,多少是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这既不符合特朗普在人事任命上的一贯作风,也不符合他的野心。既然如此,大家认为特朗普是基于怎样的理由才做出这样的决定呢?很可能和他对外政策的改变有关。

近期美国政府通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将于下周与中方在西班牙马德里进行第四轮经贸谈判。中美当下还在进行连番会谈,意在解决两国之间在贸易上的分歧,特朗普更希望能从中国捞到尽可能多的好处。同时,也正是基于这一初衷,特朗普有两个方案可选:第一,施压中国,逼中国让步;第二,通过相对温和的手段,寻求和中国达成他所期待的贸易协议。

而从中美第四场谈判启动前,海德被特朗普"除名"一事来看,特朗普自己都放弃第一个方案了,为什么?因为在中美谈判的问题上,中方的态度是一以贯之的: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如果说特朗普就任初期还没有察觉中方的底气和决心的话,那么经过此前的中美关税战和此后的连番谈判,特朗普或许已经开始意识到,施压中国是行不通的。所以,即使特朗普自己其实也有针对中国的意图,但他当下为了和中国顺利达成协议,也不得不把野心按进胃里,避免激怒中国,正因如此,特朗普选择放弃对海德的提名。

其实,类似的情况不仅仅发生在中美贸易领域,在战略、外交等领域,特朗普也在尽可能避免激怒中国,就在不久前,前后不到48小时之内,中美防长、外长还先后进行了通话。期间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通电话之际,还强调了一件事,即中美就一系列双边问题进行开放和建设性沟通的重要性。显然,特朗普也察觉到了,如今的美国离不开中国,和中国对抗甚至闹翻,到最后只会害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