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对俄态度较为复杂,好似有点把握不准机时机。其实,以日本当前的条件,还不具备向俄罗斯提出解决北方四岛问题。石破茂自己表示,目前日俄关系"处境艰难",但日方此时坚持就两国存在的领土纠纷问题展开谈判,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从现代历史看,日俄关系整体的事实上并不乐观。俄罗斯一直认为,日本对俄罗斯采取明显不友好的立场。所以最近俄罗斯关闭了六处日本在俄的"日本中心",可见双方存在的矛盾与分歧较严重。

当然,石破茂对俄既有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意愿表达,也有措北约的力量来影响俄罗斯的企图,这就让日俄关系变得更为紧张且复杂化。

俄罗斯的最新决定,反映了两国关系中的深层次裂痕。俄方将其作为对日本参与制裁俄罗斯政策的回应,认为日本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极为激烈,不仅支持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甚至在多个国际平台上公开反对俄罗斯,致使双方的合作基础遭到严重破坏。

当然,俄罗斯的决定可能并不直接威胁到"日本中心"的存在,俄方的态度似乎依然是"言辞激烈但行动审慎"。

但是,如果两国没有处理好己经趋于弱化关系,将进一步恶化两国更深入的关系。

自2022年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以来,日本始终站在美国一边,支持对俄罗斯的制裁,并一直坚定不移地支持乌克兰,并加入了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阵营。作为回应,俄罗斯毫不犹豫地将日本排除在其友好的外交圈之外,这不仅是对日本政府立场的反击,也是对日本政府一个警告,这使得原本复杂的双边关系更加扑朔迷离。

另外,这一事件可能对东北亚地区的稳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地区安全与经济合作 。

俄罗斯的这一决策必然有着深层次的考量,或许是基于地缘政治的权衡,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使得俄罗斯在外交政策上做出相应调整;亦或是在双边关系的某些议题上,与日本存在难以调和的分歧,从而采取这一举措以表达立场。日本声称将探讨今后的应对措施,试图通过外交途径或者其他方式,来挽回局面,让日本中心能够继续在俄罗斯发挥其"日俄友好象征"的作用。

日俄关系近期趋向于不太好的方向发展,其原因多半是日本方面的对北约加强关系所引起的。据参考消息报道,日本驻北约政府代表处从驻比利时大使馆独立出来,于近期正式成立。担任代表处大使的伊泽修表示"将充分利用与防卫省的关系"。伊泽曾在外务省长期深耕安全事务,参与过应对海湾战争、驻日美军重组、向澳大利亚出售潜艇等工作。他也有在防卫省工作的经历。日本和北约于2023年达成了新的合作计划,加强与北约的联系。这一举措标志着日本与北约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可能会促进双方在安全、政治、军事等领域的更多合作。

日本与北约的紧密联系可能会改变亚太地区的安全格局,尤其是在处理朝鲜半岛问题、东海和南海争端等方面,日本的这一行动可能会被视为国际关系中阵营化趋势的加剧,特别是在美国推动的"大国竞争"背景下,这可能促使其他国家重新评估其安全政策。

日本,一直在寻求更大的国际影响力。而北约作为全球最大的军事联盟,日本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一目标选择与北约"牵手",将北约作为的理想合作伙伴。

北约曾有意在日本东京设立办事处,但由于遭到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反对,该计划被搁置。但双方打造所谓"亚太版北约"的行动并未停止,双方在尝试构建一种不同于传统军事同盟关系的新型的准同盟的安全关系,其产生的外溢影响不容忽视。日本扮演了"北约亚太化"和"亚太北约化"的主要推手。如果真的实现"北约亚太化",必然会加剧国际社会的阵营化趋势。

当然,从日本自身的安全需求来看,他们自认为必须加强与西方盟友的防务合作,提升自身的威慑能力,并且在多边安全框架下获得更多的战略支持。

日本新政府出于战略考量,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这对日本是相当重要的,此举对日本的安全和经济有关健作用。然而,日本忽略了俄罗斯的强大实力,自以为与北约拉上关系后,就可以压制俄罗斯的国力。

中国有个为人处事的哲理,即远亲不如邻;朋友多了路好走。奉劝日本国老石君,改变思路与俄罗斯修好,如此日俄之间的关系,通过和解和好,达到和平相处共同好友发展的大目标。

日本一百多年前,提出发展方向是"脱亚入欧",然而,乱世中逢尔却缘分有限。当今世界,欧盟及北约的重要地位,在下降趋势之中。如果日本要走回头路,那就是不识时务。只有与亚洲特别是东北亚国家搞好关系才是正道,才有发展前途。

面对现实,日本唯有改弦更张,变"亚洲版北约"为《东北亚六国协约组织》,才有一个较理想的共同大目标,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个《东北亚六国协约组织》,就是由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六国,共同组成的区域性的安全和经济等方面合作互助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