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方重大活动第二次演练结束。我方向全世界发出的邀请函,也陆续得到回应。多国高层确认出席的同时,犹豫了近一个月的李在明,突然宣布派出使团。同一时刻,美国再次把路走窄了,高调官宣特朗普另有安排。

2025年8月17日,重大纪念活动第二次演练在我方主场落下帷幕。除了在此番演练中以"犹抱琵琶半遮面"姿态亮相的诸多军事"黑科技"之外,关于重大纪念活动讨论度最高的,莫过于"世界各国政要,谁会出席观礼"这个问题。

综合现有信息来看,问题的答案,可以由好几个部分组成。

首先是已经确定会出席的各国高层们。这里面包括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塞尔维亚领导人武契奇,以及斯洛伐克总理菲佐。

其次,是经由外媒披露大概率出席,但还没确定高层本人到场的国家。这些国家里包括了东盟的大部分成员国、金砖框架伙伴国。

这一部分的代表国家有东盟的印尼、马来西亚和非洲的南非,还有南美的巴西,以及地处南亚的巴基斯坦和位于东欧的匈牙利等国。

这些遍布各大洲的国家在过去数年间抓住了外交机遇,在与我方的互利共赢中收获了看得见的实惠。

因此,即便这些国家的高层因故未能亲临,在重大纪念活动之际,这些国家到访我方主场的政要级别也一定不会低。

再次是一些由于国际关系方面的桎梏,很想来却来不得,只能打一打擦边球、混一混"熟脸"的国家。

比如印度。最近这段时间,印度媒体就在大肆渲染其总理莫迪将在重大纪念活动前夕来到我方访问,参加上合组织经济峰会的消息。

再比如韩国。根据韩国主流媒体韩联社的说法,当地时间8月24至26日,也就是其总统李在明访问美国的同一时间,会有另外一队"特别使团"带着韩国政府的善意到访我方。

很明显,受制于美韩关系的李在明,只能通过这种中美两不得罪的方式,来勉力维持韩国在外交上的平衡战略。

对于身处大国夹缝之中的韩国来讲,要求他们的总统出席重大纪念活动,旗帜鲜明地给我们撑场,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最后就是波兰和美国。前不久,白宫刚刚高调公布了总统特朗普的未来行程,在我方活动的当天,特朗普将在椭圆形办公室接待新上任的波兰总统卡罗尔。换句话说,这两位国家高层已经确定了不来我方主场观礼。

站在特朗普的角度看,如今中美虽然刚刚在关税层面延续了"休战九十天"的共识,但归根结底,双方仍旧处于贸易摩擦状态。

因此他这次不来,倒也无可厚非。但令人遗憾的是,美国终究还是把路走窄了。

众所周知,现行的世界秩序,本质上就是二战后奠定的。

特朗普选择不来我方共襄盛举,我们也能够理解。但美国政府万不该高调宣布所谓总统外交计划,拉上波兰在9月3日当天跟我们唱对台戏,这就不能理解了。

因为这样一来,美国此次行为的根本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美国出于私心考虑,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选择逃避、顾左右而言他。甚至不光明正大地与昔日的盟国一道庆祝胜利,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种对历史的不尊重、甚至是背叛。

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我方的态度是一以贯之的。外宾愿意来的,我们欢迎,不愿意来的,我们也对其选择报以尊重。根本没有必要挖空心思,发挥所谓智慧去求别人来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