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1月20日开启第二任期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似乎从未"休息过"。延续他在第一任期内展现出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特征,特朗普上台半个月以来,放出重大的政策主张,没有丝毫停止的迹象。但这位"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却频频受阻。

"买断计划"遭喊停

当地时间2月6日,特朗普为寻求精简政府规模、缩减联邦政府雇员规模的"买断计划"被喊停。美国马萨诸塞州联邦法官奥图尔裁定,在2月10日下午的听证会之前,特朗普政府不能就该计划采取进一步行动。奥图尔补充称,他的冻结令只是为了下周的听证会"做铺垫",并不代表他最终会作出裁决。

白宫此前向200万全职联邦文职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买断计划",将对所有主动离职的联邦政府雇员提供约8个月的薪资补偿,但离职员工需要在2月6日前作出离职决定。但"买断计划"立即遭到美国政府雇员联合会和其他工会的反对,2月4日,代表美国政府雇员的工会提起诉讼,以阻止特朗普政府向联邦工作人员提出的"买断计划"。

当地时间2月4日,抗议者在美国人事管理办公室外集会。 BBC

废除"出生公民权"受阻

特朗普所谓打击非法移民的废除"出生公民权"的行政令同在2月6日遇挫。当地时间6日,美国华盛顿州联邦法官约翰·考根诺尔作出裁决,阻止废除"出生公民权"行政令生效。约翰·考根诺尔表示,特朗普的行政命令"明显超越总统权力",并可能对受影响群体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特朗普1月20日上任首日签署便废除"出生公民权"行政令,立刻引发舆论哗然。根据行政令,非法移民或持临时签证(如旅游、学生、工作签证)者在美出生的子女,将不再自动获得美国公民身份,该行政令将在发布30天后生效。

美国的出生公民权源于1868年通过的宪法第十四修正案,明确规定"所有在美国出生或归化并受其管辖的人均为美国公民"。但特朗普长期以来认为这一政策被滥用,导致"生育旅游"现象泛滥,即其认为,这能让外国人通过赴美生子获取美国公民身份。首个任期内,特朗普曾试图通过行政命令废除"出生公民权",但未能成功。

"退群"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被"打脸"

此外,特朗普"光速退群"的计划也在6日遭到"打脸"。此前,特朗普4日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但人权理事会6日却表示,截至2025年1月1日,美国作为人权理事会成员的任期已结束,美国无法从其已不再属于的政府间机构中"退出"。

人权理事会发言人帕斯卡尔·西姆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美国曾是人权理事会成员,上一个任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截至2025年1月1日,美国已不再是人权理事会成员,并自动成为该理事会观察员。作为观察员,美国无法从其已不再属于的政府间机构中"退出"。

当地时间2025年2月6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全国祈祷早餐会 IC photo

"接管加沙"言论震惊盟友,国务卿"硬洗"

另一方面,特朗普此前宣称美国将"接管加沙"的震撼言论的余波仍在持续。

当地时间2月4日,特朗普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会谈,在联合记者会上,特朗普宣称美国将接管加沙地带,"我们会开发它"。特朗普还声称,他将支持"永久"重新安置加沙地区的巴勒斯坦人,呼吁约旦、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接纳加沙民众。

这一惊人的言论不仅让美国内阁成员、共和党领导人乃至于特朗普的铁杆盟友措手不及,更引发了美国各界人士与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CNN宣称,事发时正在危地马拉访问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也是在电视上观看新闻发布会时,第一次听说了这个想法。 而特朗普任命的白宫幕僚长(又称白宫办公厅主任)苏西·威尔斯4日听到特朗普的"接管加沙"言论后也难掩震惊,眼睛瞪得像铜铃的模样被媒体镜头捕捉到,随即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

苏西·威尔斯"震惊脸"在社交媒体上走红

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也表示,反对美国接管加沙地带和驱逐加沙居民,重申支持两国方案的立场。俄罗斯也指出,两国方案是解决巴以问题的唯一途径。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方反对针对加沙民众的强制迁移,希望有关各方以加沙停火和战后治理为契机,推动巴勒斯坦问题重回以"两国方案"为基础、政治解决的正确轨道,实现中东的持久和平。

面对全球的反对声浪,鲁比奥只能连日强行洗地,称特朗普"只是非常慷慨地提出,美国有能力帮助清除废墟、帮助清除弹药、帮助重建、重建家园和企业,以及诸如此类的事情,这样人们就可以搬回来了";又称"特朗普总统正试图激起人们的关注,并希望得到一些国家的回应"。

挥舞关税"大棒"咄咄逼人,遭反击

此外,特朗普自上台以来频频挥舞关税"大棒",威胁要对邻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25%的关税,以迫使两国解决边境的非法移民和毒品贩运问题,但遭到了加墨两国的"反击"。

当地时间2月1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针对美国关税问题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作为对美国关税的报复,加拿大将对价值1550亿加元(约合1067亿美元,7700亿元人民币)的美国产品征收25%的关税。其中300亿加元的商品将在2月4日生效,1250亿加元的商品将在21天内生效。

与此同时,墨西哥总统辛鲍姆1日也宣布墨西哥将对美国加征关税。墨西哥总统辛鲍姆表示墨西哥将采取反制措施,她已经指示墨西哥经济部长埃布拉德启用墨西哥政府此前准备的"B计划",向美国输墨产品加征关税。

另一方面,在得到两国领导人就边境问题的承诺后,特朗普有了台阶可下,于3日宣布暂缓对两国加征关税30天,但特朗普近乎威胁的举动已使拉丁美洲群情激愤,更令西方世界感到不安。

当地时间2月2日,特朗普透露,计划很快对欧盟产品征收关税。 欧盟则警告说,如果关税大棒落下,欧盟将采取报复行动。一些欧洲官员则称,若特朗普来真的,欧洲国家将不太愿意与美国在针对中国的政策上"并肩作战"。

而针对特朗普于2月1日宣布对中国有关产品加征10%关税,中方以"五连击"迎战特朗普关税大棒。中国4日宣布对共计对80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0%至15%的关税。不仅如此,中国同日还宣布将美国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决定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表示因谷歌公司涉嫌违反中国反垄断法,依法对其进行立案调查;以及正式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国。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也就此回应称,美方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中方采取的措施是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必要之举。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施压威胁对中国行不通。中方敦促美方纠正错误的做法,通过平等磋商解决各自的关切,推动中美关系稳定。

"24小时解决俄乌冲突"早已破产

除此之外,特朗普上台前鼓吹的"24小时内解决俄乌冲突"的豪言壮语也早已破产。特朗普竞选期间多次表示,若他上台,他会在24小时内解决俄乌冲突。但就任至今,他并未对外公布任何具体的计划,只是反复批评泽连斯基、普京以及拜登政府的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