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还在媒体上大言不惭,说"大陆刑事立案对我没影响"、"我一点都不怕"的台独分子沈伯洋,没等几天就彻底露了怯。

作为被大陆公安机关依法刑事立案的台独分子,他之前那股子嚣张劲儿,好像自己真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似的。接受采访时梗着脖子放话,说大陆的立案不过是"虚张声势",甚至还调侃"影响不到我的日常生活",那语气里的不屑,隔着屏幕都能让人感觉到。
可转头没几天,这股嚣张就碎得稀碎--他慌不择路地跑去追问台陆委会,语气里满是急切:要是我在其他国家被抓了,你们能怎么办?

面对沈伯洋的追问,台陆委会的回答堪称"绝了"。没有承诺会"保护"他,没有说会出面"交涉",更没有画什么"安全保障"的大饼,就轻飘飘一句:"我们会提醒相关风险,你未来的出行计划必须更加谨慎。"
这话听着客气,实则比直接拒绝还伤人。"提醒风险",翻译过来就是"我们管不了,只能告诉你有危险";"出行谨慎",潜台词就是"你去哪儿都可能出事,自己看着办"。没有半点实际帮助,全是敷衍的"免责声明"。

换做谁听了这话,心里都得发毛,更别说心里早就慌了的沈伯洋。估计他听完当场就得冒冷汗,后背都得湿透--早知道大陆立案不是闹着玩的,早知道台陆委会这么"靠不住",当初就不该把话说得那么满。现在好了,嘴硬的代价来了,慌得连出门都得琢磨"会不会被抓",这滋味,怕是比吞了黄连还苦。
其实,沈伯洋要是还有点脑子,就该明白眼下不是慌的时候,真正的出路就摆在面前,就看他敢不敢走。

一条路是主动到重庆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大陆的法律从来都讲"宽严相济",不是要赶尽杀绝,而是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对于主动认罪悔罪、如实交代问题的,从来都会给予宽大处理。要是他真能放下台独幻想,收起那些歪心思,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至少还能争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不至于把自己逼到绝路。
另一条路是从现在开始,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彻底和台独划清界限,转而投入反独促统的工作中。不是嘴上喊几句"我错了"就完事,而是要做实实在在的事。

比如向公众揭露台独分裂活动的危害,告诉大家"台独只会害了台湾";比如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帮台湾同胞了解真实的大陆;比如为两岸经济合作、文化融合搭搭桥。只有用实际行动弥补之前的过错,才能一点点挽回信任,为自己争取未来。
可现在看来,沈伯洋没这个勇气。他只会慌着找台陆委会要答案,却不知道台陆委会本身就没能力给他"保护"--连自己都得看别人脸色,怎么可能护得住一个被大陆立案的台独分子?

有人说,现在说这些都没用,沈伯洋人还在台湾,他要是不主动出来,难道还能一直等下去?这话其实说到了不少人的心里--惩治台独,从来都不是靠喊口号就能解决的,得有真真切切的动作。
只有真正抓几个典型,让他们站在法庭上接受审判,让所有人都看到"台独必受惩"的事实,才能形成足够的震慑力。就像之前那些搞分裂的人,不管躲了多久,最终还是被揪了出来,该坐牢的坐牢,该担责的担责。事实永远比语言更有说服力,看到同伙的下场,那些还在观望的台独分子,自然会收敛自己的行为。

而且别小看大陆一个市级公安单位的通缉令,这背后代表的是大陆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和能力,不是"市级"两个字就能限定的。看看之前缅甸的那些电诈巨头就知道了。他们在当地盘踞多年,有自己的武装势力,手里有枪有地盘,甚至能控制一片区域的水电和交通,活脱脱像个"小王国",连当地政府都头疼不已,好几次清剿都没彻底解决。
可结果呢?大陆警方一出手,不管他们躲得多深,势力多强,最终还是被一个个揪出来,戴着手铐脚镣押解回国,接受法律的审判。那些电诈分子的势力,比沈伯洋可强多了,手里有"硬家伙",背后有"保护伞",不照样落得个束手就擒的下场?

说起来,沈伯洋跟其他一些台独分子还不一样。有些台独分子觉得就算以后两岸统一了,大不了接受一段时间的改造,或者在镜头前表个态,象征性地做些"绣红旗"之类的事,说不定就能蒙混过关,不用承担太大的责任。
可沈伯洋不一样,他已经被大陆公安机关依法刑事立案,这就意味着他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留下了实实在在的案底。真到了两岸统一的那一天,不管他躲到哪里,不管他怎么狡辩,都躲不过法律的追究。大陆的法律会清清楚楚地记录下他的所作所为,不会因为时间推移就一笔勾销,更不会因为他的眼泪或求饶就网开一面。到那时,他才是真正的无所遁形,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沈伯洋的经历,其实也是给所有台独分子提了个醒:大陆反独促统的脚步从不会停歇,法律的红线也绝对不能触碰。别抱着"大陆不敢怎么样"的侥幸心理,也别再嘴硬逞强装"英雄",不然最后只会像沈伯洋一样,被现实狠狠打脸,慌不择路却无处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