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6个小时的谈判交锋之后,中方终于在凌晨通报了这一次中美会谈的结果,而这5个字的出现,更是让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气!
之前就说过,其实最怕的就是回到关税战之前的水平,然后加个10%或者15%,目前来看,基本上是没有谈成任何协议,只是保留了下一步磋商的通道。
合理推测,双方是在某一些领域有些互相让步的动作,但是关于关税问题应该还没谈成,具体的还要看5月12日,也就是今天中美双方的联合声明。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的3大后续影响
北京时间5月12日凌晨3点,中方代表团在日内瓦举行了一场意义重大的新闻发布会,其目的就是为了通报这一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的有关情况。
先来看中方声明中关键的几处内容,基本上和美国声明的表述一致,只不过对比一下中美双方的心态变化就很有意思了。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美国很急,迫不及待的达成协议,相较之下,中国更显得从容,也做好了要打持久战的准备。
从贝森特的行为以及回应中不难看出,这一次美国团队整体还是很沮丧的,因此不妨大胆猜测一下,可能是中国对原则问题没有退让,但是美国却想在最短时间内实现目标,因此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
再来看贝森特的那句:我很高兴的报告,在美中的重要贸易谈判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除此之外他还表示,总统特朗普已经完全了解谈判的情况。
从中美双方近期释放的信息,还有谈判的动态来看,这一次的成果和后续影响大概有3点。
首先就是因为美国国内通胀压力以及全球供应链紧张,特朗普政府不得不考虑降低部分商品的税率,毕竟一直保持着对华加征145%的关税也不合适啊。
再者,中国掌握着全球90%的稀土加工产能,而美国有78%的军事装备长期依赖于中国稀土,因此不能排除这一次谈判中,我方以放宽稀土出口为筹码,从而换取美国在半导体设备出口限制上的松动。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中方对美能源进口会有显著增加,从而很大程度上缓解美国能源商的压力,同时,还可以满足中国能源多样化的需求。
而这最后一点影响,就是双方可能会在规则框架上达成局部共识,比如,共同支持WTO改革,从而达到共赢的目的。
站在中国网友乃至全球网友的视角来看,特朗普乱用关税,作茧自缚,美国全年5万亿的财政收入,预计7万亿的财政支出,还有9万亿的美元债务就要到期,经济涨滞,富豪、民众都难受,他能撑多久?答案显而易见。
"实质性进展"让全世界松了一口气
因此,这一次中方也是根据美国近期的诸多政策和言论,预判了美国的立场和高价码,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因此谈判之前和谈判之后的发言相比之下更加从容淡定。
再来看看中方发布会上提到的"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达成了重要共识......"。
其中,坦诚的,代表着会谈中已经明确告诉对方我的要求,而深入的,则是直接告诉对方我的强烈不满,建设性呢,就是我提出了建议,如果你不听,免谈。
至于实质性进展,这5个字就更有意思了,言外之意就是这件事中方已经指定了负责人,特朗普别再不懂装懂了。
表面上看"实质性进展",其实是给全球人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告诉大家,这件事还有的谈,可以谈,未来也会继续谈。
但实际上呢,恰恰表明了中方始终如一的立场和态度,贸易战再这么打下去,双方的日子都不会好过,因此谈判解决势在必行,而这一次中方指定了负责人,至于其他细节的话,可以后续再议。
不过话又说回来,中美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也曾经达成过阶段性经贸协议,可最后落实了吗?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前车之鉴,因此现在不必盲目乐观,而是要观察其短期行为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观察其长期政策的走向。
其实结果已经很明显了,之所以用"重大共识"而不是"巨大突破",就足以说明关系缓和了,结合中美关系这几年的情况来看,无非是:直线下降-阶段性缓和-直线下降-阶段性缓和,就这么周而复始,无限循环。
毋庸置疑,这一场为期两天,累计超过16个小时的闭门磋商,是继特朗普四月初开始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145%关税以来,全球最大两个经济体之间最重要的一次接触。
可以说,全球人民都高度关注着这一次会谈的结果,以及中美双方的表态,虽然有人说,坦诚交流等于吵得不可开交,达成重要共识等于没有签下任何协议,因此不要提前开香槟,但是情况其实远比想象中乐观的多。
结语
客观来讲,中美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但目前来看,减免两国关税是当务之急,虽然美国相较于中国更急,但是从最近的种种,包括中俄深化合作、中欧加强对话,以及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支持,乃至对印度供应链的影响,都足以证明中方已经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议价能力。
一切毕竟还在过程中,考虑到美国一贯的表现和手腕,还是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定力,同时也要有奉陪到底的底气,怎么说呢?能对话总比对抗好,"实质性进展"总比不欢而散强得多。
你们觉得,这一次中美联合声明会取得意料之中的结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