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冰评论:特朗普掀翻与与印度的"友谊小船"是为了乌克兰和平?

问:马上连线特约评论员陈冰先生。陈先生,特朗普称要在24小时内大幅提高对印度的关税,这能让印度停止购买俄罗斯能源吗?能促成俄乌停战吗?

陈冰(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到本周五,也就是在未来两三天内,特朗普给俄罗斯的"停战通牒"就到期了,他的声誉再次在火上烤。普京似乎无意接受特朗普的停火"最后通牒",仍坚持完全控制乌东四州后再谈停战问题。他要坚持他的军事目标,从而向俄罗斯人有所交代。而被威胁加征关税的印度,也不甩特朗普要求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要求,要维持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于是特朗普又发飙了,说准备对更多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提高关税,特别强调了印度,说要在24小时内提高对印度的关税。

问题来了,美国为什么要对印度挥出重拳?因为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比较多,俄罗斯石油占印度市场的 36%。那美国怎样对印度加征关税?是对所有进口美国的产品还是个别产品?特朗普说将在未来一周左右时间内,对半导体和制药产品进口加征关税,还扬言最迟一年半之后,将把药品关税提高到250%。印度医药每年出口美国达几十亿美元,美国市场接近一半的仿制药由印度提供,所以特朗普把药品拎出来加征关税,对印度出口贸易的打击还是够精准的,但不是对所有印度产品。

最终的问题来了,美国重拳敲打印度,能促成俄乌停火吗?答案是几乎没可能。

一是俄乌停火谈判主要是直接当事国之间的事,即便印度减少或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也不能对俄乌局势发生直接影响。二是特朗普重拳敲打印度,说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给俄提供军费,恐怕只是一个借口,努力撬开印度市场,与印度达成贸易协议,也许才是真正的目的。如果印度在农业和奶制品市场对美国开放,那么美印关税争端有可能迎刃而解,特朗普又可以自吹自擂一番了,自夸他是个高明的交易者。

问:特朗普的特使威特科夫今天与普京见面,在为敦促俄罗斯停火做最后努力,你认为这次会见能起到实际作用吗?

陈冰(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特朗普特使去莫斯科拜见普京,说明特朗普对自己的对俄最后通牒没有信心,安排威特科夫去莫斯科,作出了极力劝阻俄罗斯停战的姿态,但实际上很可能是为了延缓停战日期找个体面的台阶。

普京对停战的条件没变,主要的有三条,一是完全控制乌东四州,二是乌克兰答应不加入北约;三是要限制乌克兰的军队规模。特朗普虽然改变了对俄罗斯的态度,对普京从体谅转向厌倦,但并没有和俄罗斯直接对抗。给乌克兰的美式武器,也首先要欧盟付款购买,再运往乌克兰,相当于欧盟的军援。特朗普有可能对俄祭出新的经济制裁,但美俄贸易量很低,对俄制裁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只好用"二级制裁"来威胁俄罗斯的贸易伙伴。提出"二级制裁"来影响俄乌战局,美国主要是看到经过三年半的战事,俄罗斯经济最近出现疲软迹象,通货膨胀率上升到17.49%,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在大幅上涨。要是进一步遏制俄罗斯的石油出口,那可能会促使普京停战。

威特科夫去莫斯科,大概就是给普京苦口婆心说这番道理的。但是他的这次莫斯科之行,对俄乌停战能发挥的作用恐怕很小,普京可以礼貌地打发走。然后就是特朗普用雄辩的词语宣布撤退,把俄乌停战谈判的最后时间再延后几十天。

问:特朗普也给泽连斯基打了电话,双方讨论了对俄制裁,欧洲四国愿意对乌提供共10亿美元军援,这是否意味着俄乌都不想停战?

陈冰(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比较俄乌的态度,乌克兰可能更愿意尽早结束战争。武器不足,军费有限,尤其是军事作战人员不足,已经让乌克兰焦头烂额。但是俄乌停火是有条件的,乌克兰在特朗普的胁迫下,已基本同意按照现在的前线作为俄乌停火线,换句话说就是同意俄罗斯占领乌东四州。但是要让乌克兰限制军事力量,不允许加入欧盟或者北约,泽连斯基是断不会答应的。

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乌克兰要加入北约。所以俄乌的停战条件对不上号,两国的冲突可能就不会停止,除非有强有力的外部调停,能把双方都能摁住。所以现在俄乌冲突仍在僵持中。特朗普的立场真发生了变化,不再偏袒俄罗斯,转而对乌克兰有更多的支持,但支持是有限的。特朗普的眼中,泽连斯基是一个小萝卜头,而普京是大玩家。他给泽连斯基打电话,聊聊对俄新制裁,对乌军事支持,既带有安慰色彩,也是在做军火生意。欧洲的荷兰同意提供5亿美元的对乌军援后,挪威、瑞典、丹麦三国又答应向乌克兰提供5亿美元军援,这些钱都是用来购买美国的武器和军事装备,比如"爱国者"导弹,防空设备以及反坦克弹药之类的。美国和乌克兰还达成了一项无人机合作计划。

虽然欧盟有这样的抱怨,说"特朗普请客,却让别人买单",但欧盟为了自身安全,不得不这么做。既然美国和欧盟都在支持乌克兰继续战斗,那么要俄乌停战谈判,就显得不太诚心,不太有资格。俄乌停战谈判,大概要等到俄军完全占领乌东四州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