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消息,近日,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有了新发现。中国科学家通过对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采集的玄武岩样品研究,揭示了月幔的"超还原"状态,深化了人类对月球内部组成的认识。
月球内部由月壳、月幔和月核组成,月幔介于月壳和月核之间,厚度1000多千米,占月球体积一半以上,是月球岩浆活动和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
近日,中国科学家发布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的研究成果显示,嫦娥六号着陆区深处的月幔不仅比月球正面的更"干"、更"贫瘠",而且更"还原",月幔物质更原始。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杨蔚:它没有被氧化过,或者有可能是后来被变得更还原了,有可能是别的什么大型的事件造成。行星的氧化还原状态一直是我们理解行星的内部过程以及行星表面宜居性的一个关键指标。
截至目前,国家航天局已陆续发放九批月球科研样品,共125.42克,其中包括其他6个国家的7家机构申请的嫦娥五号月球样品2.18克,已发布研究成果超150个。月球科研样品申请采取"线上提交+专家评审"。每年分上下半年两批次受理申请,每次开放约1个月的申请窗口。申请单位需为独立法人机构。
提交申请后,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进行函审和会评,最终由国家航天局审批发放,全程历时约5个月。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杨蔚:一般情况下申请到一克两克都是非常多的了,大部分的样品都是毫克级的。我们统一管理这些样品,样品会在这个实验室里面根据需求再来处理。
我国科学家对月球科研样品的研究领域已从月球年龄测定、古磁场分析和矿物成分研究等地质科学,逐渐拓展到月球原位资源利用、月壤制砖等工程应用方向。目前,国内已有数十家工程类科研机构参与月球科研样品申请,研究内容涵盖月壤材料特性、设备定标、玄武岩纤维制备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