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从儿童到老年,口腔健康维护贯穿人的整个生命周期。那么,常见的口腔疾病都有哪些?牙齿又应该如何护理?关于口腔健康,这些知识要了解↓

01

牙周有问题

中风几率增加2.1倍

口腔疾病一般包括龋齿、齿列不齐、牙周炎、缺失牙等,其中最经常发生的是龋齿。需要注意的是,口腔疾病不仅仅是牙齿的病,严重时还会影响全身健康。

口腔疾病不但会影响人的咀嚼、言语功能,还和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风湿病、肾病等密切相关。患牙周病的人,患冠心病的几率是牙周健康者的1.4倍,发生脑卒中的几率是牙周健康者的2.1倍。

饮食和细菌是导致龋齿和牙周病的主要因素,因此清除牙菌斑是维护口腔健康的基础。

过量摄入高糖、高脂肪、高盐、低纤维的食物,与龋齿、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密切相关。

碳酸饮料、柑橘类酸性食物pH值低、含糖量较高,可能腐蚀、损坏牙齿,引发酸蚀症或龋齿。

嚼食槟榔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口腔癌诱因,槟榔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

02

守护儿童口腔健康

应该怎么做?

守护口腔健康,其实从萌生第一颗牙齿就开始了。儿童最容易发生的口腔问题是龋齿,婴儿萌牙后至14岁属于龋齿的高发期。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0.9%。关于儿童口腔健康,到底应该怎么做?

儿童预防龋齿应该怎么做?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副主任医师王媛媛介绍,防龋是没有捷径的,唯有勤刷牙,包括牙线的使用,以及推荐使用含氟牙膏。有龋齿,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不要拖得太久。

什么是六龄齿?该如何保护?

医生介绍,儿童在六岁左右会长出第一颗恒磨牙,位于乳磨牙后方,上下左右各有一颗,称为"六龄齿"。六龄齿表面窝沟较多,不易彻底清洁,容易发生龋坏。这时候家长应该带孩子去医院做六龄齿窝沟封闭,窝沟封闭治疗相当于给六龄齿穿了一件防弹衣,有效预防龋病发生。

王媛媛表示,还有12~13岁左右,在六龄齿的后面长出的第二恒磨牙,也要给这颗牙进行窝沟封闭。建议家长每半年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因为每个孩子牙齿萌出和替换的时间是不一致的。

孩子把牙摔断了该怎么办?

专家提醒,儿童因磕碰导致牙齿脱位或折断,应尽快将折片或脱位牙用流水冲净杂质,保存在牛奶或清水中,或含在舌下,尽快就医。

03

"老掉牙"

真的是必然规律吗?

我们常说"老掉牙",到了晚年,掉牙真的就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吗?专家认为,牙龈和牙槽骨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退缩,但这种生理性退缩远远达不到使牙齿脱落的程度。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综合二科副主任医师 许桐楷:"老掉牙"并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随着年龄增长或者衰老的正常表现,"老掉牙"都是长期牙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然后一直积累到中老年以后发生的。

其实"老掉牙"的真正原因是牙周病,细菌侵犯牙龈和牙槽骨,造成牙龈炎和牙周炎。当牙齿没有了牙槽骨的支撑,就好像高楼建在沙地上,因此很多老年人掉的是完整的牙。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标准,80岁的老人至少应该有20颗功能牙才能保证身体饮食所需。预防"老掉牙"要及时治疗口腔疾病,此外,定期洗牙至关重要。

许桐楷介绍,建议每年至少洗一次牙,一方面把这一年之中积攒下来的牙结石给清洁干净,同时让医生对于口腔卫生进行一个比较系统的评估,以遏制牙周病在口腔中的发展。

04

有关口腔健康的常见问题

你都了解吗?

口腔健康至关重要,涉及到的细节和认识误区也有很多。这些常见的问题,你都了解吗↓

智齿一定要拔吗?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综合二科副主任医师 许桐楷:智齿很难长得很端正,容易造成发炎或感染,甚至有的智齿会影响到旁边的牙齿。所以建议在一些重大的人生节点之前,选择比较恰当的时机,主动把智齿给解决掉。女性最好在孕前或者备孕前,妥善处理智齿。

经常洗牙,牙齿会变松吗?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综合二科副主任医师 许桐楷:实际上在牙结石形成的过程中,牙龈已经发生了一定的萎缩,而且这些萎缩是不可逆的。把牙结石去掉以后,可能牙龈萎缩的情况或牙缝会暴露得更加清晰。

电动牙刷刷牙更干净吗?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综合二科副主任医师 许桐楷:电动牙刷和手动牙刷都可以把牙齿刷得很干净,但是因为电动牙刷的转动效率更高,所以电动牙刷在两分钟之内,可能就把牙齿刷到手动牙刷五六分钟才能刷到的效果,效率提升很大。另外,还有一些电动牙刷加入了压力感应模块,比如在刷牙力度过大时,会亮红灯或者报警,在刷牙力度不够时,也会给一些相应的提醒,既安全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