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前往美国,目的是通过向美国展现忠诚,来换取美国给予意大利安全保障。这意味着意大利试图加强与美国的盟友关系,在国际安全事务方面寻求美国的支持和庇护。
意大利副总理塔亚尼明确表示,意大利将拒绝与中国进行对话,他强调 "不能拿与美国的友谊做交易" 。这表明意大利在外交上倾向于美国,在中美之间选择站在美国一边,甚至不惜牺牲与中国对话交流的机会,以维护和美国的关系。
意大利国内反对派认为,梅洛尼政府这样的决策,即拒绝与中国对话、一边倒地向美国靠拢,等于是在国际事务中向美国 "屈服",是一种示弱的表现,可能会损害意大利自身的利益和国际地位 。
梅洛尼在与特朗普的会面中,提出建立 "无关税单一市场" 的设想。她希望借此提议,加强意大利与美国的经济合作,推动双方在贸易方面的发展,消除关税壁垒,促进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以此来提升两国的经济利益。
梅洛尼此次访问美国会引起那些担忧?一方面是网络税问题。意大利此前推行的网络税政策可能会引发与美国的矛盾,美国认为这种税对美国科技企业不公平,这一争议可能会影响两国的贸易关系,也给梅洛尼此次访问的成果增添了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意中经济合作问题。意大利之前与中国有经济合作,此次梅洛尼访美,其与美国走近的举动,可能会影响意大利和中国的经济合作关系。意大利需要在与美国加强合作和维持与中国的经济往来之间找到平衡,否则可能会面临经济和外交上的困境。
意大利在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曾有过对中国不尊重的行为,这些举动损害了中意两国关系和中国的利益。在外交上干涉中国内政,在经济上违背合作精神、参与不合理关税政策,在文化和体育领域也有不当行为。
外交与政治方面:意大利派政客访问台湾地区,释放插手台湾事务的信号,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干涉中国内政,被中国视为挑衅 。此外,意大利退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此前意大利加入该倡议被视为其加强与中国经济合作、拓展国际市场的契机,但退出这一倡议,显示出其在合作上的不稳定和对双方关系的不重视 。
经济合作方面:意大利配合欧盟对中国的电动汽车以及轮胎企业进行不合理加税,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利益,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影响了中意之间正常的经贸合作关系 。并且,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访华后不久,就投票支持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试图 "两头通吃",既想获取中国企业投资的好处,又在欧盟损害中国利益,这种行为违背了基本的合作精神,引发中国不满 。
文化和体育赛事方面:2018 年杜嘉班纳(D&G)辱华事件中,该品牌设计师发表疑似侮辱中国言论,品牌所发布的广告视频也被质疑歧视中国传统文化,引发中国明星、模特抵制以及中国民众的愤怒 。还有在举办国际体育赛事时,意大利以技术原因为由拒绝悬挂中国国旗,这一行为违背国际惯例,不尊重中国国家象征,中国国家队因此退赛,也引发其他参赛国对意大利做法的不满 。
意大利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容易受到极端政治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其政治体制在应对国内外挑战时存在一定的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