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比食品安全更能牵动千家万户的心弦。
前不久,"疑似山姆代购在厕所分装蛋糕"一事冲上热搜。狭窄的厕所里,大份蛋糕被放在地板上,代购者徒手切割、分装,用于储存食品的器具则随意摆放在地上。事件曝光后,不少网友纷纷"吐槽",晒出自己曾经遭遇过的食品代购乱象。
"食"字下面是"良"字,食品行业必须有良心,食品生产必须是良好的,食品代购也应该是有良知的。
眼下,春节将至,各地纷纷展开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必须强调,游走在灰色地带的食品代购不能成为安全盲区,"舌尖上的安全"一刻也不能放松。
社交媒体上,"山姆代购"的话题十分受关注。/重庆瞭望截图
从山姆的手枪腿、瑞士卷,胖东来的自营果汁、芋泥奶包,到大包量贩装的洗衣液、纸尿布……一些商超售卖的单品,为何常常成为代购"爆款"?
原因有很多。比如地理限制,外地人不方便亲自前来采购;又如消费门槛,一些商超实行会员制,没办卡则无法进场;再如实际需求,10寸的提拉米苏蛋糕、18个装的牛角面包……这类单品经常"量大价高",而消费者只想少买一点,尝个鲜。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如今,在社交平台随手一搜,就会看见大量代购信息。甚至还出现了所谓的"成功秘籍",宣扬"××代购,月入×万",俨然把食品代购当作一条"内卷"新赛道。
不过,繁荣的"众生相"背后,隐忧不断。
卫生问题"埋雷",舌尖上的安全谁来监管?采购时,若采购渠道、时间不明不白,一些临期过期、假冒伪劣食品就有可能混入其中。分发时,厨房、杂物间甚至是厕所,都能成为"操作间",食品与各种污染源"亲密接触"。运输时,食品在"长途跋涉"中的品质如何保障?
商家态度"暧昧",代购的行为谁来规范?眼下,山姆、盒马、胖东来等商超的自有品牌爆款频出。在对待"疯抢式""囤积式"代购这一点上,商家大多口径一致,表示要严格杜绝,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在现实中,不难发现仍有部分商家默许、纵容这类行为,甚至乐享其成。
代购者资质成谜,消费者的权益谁来保护?代购市场达到一定规模,实际已相当于终端销售商的角色,应依法办理食品销售许可证等注册登记手续,并被纳入日常监管范围。而现实中,"无证上岗"的仍大有人在。若遇到质量问题,消费者如何有效维权,是一个不小的"痛点"。
二手交易平台上的某商超的代购服务。/重庆瞭望截图
从现实上说,很难彻底消除食品代购。一方有消费需求,一方有利可图,代购产业链持续壮大,这本身就是市场经济的自发选择。
回归理性角度来看,食品代购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本可以生长在阳光下,可为何频频游走在灰色地带?
打起了监管尺度的擦边球。食品代购的尴尬处境在于,它既无正规商家的固定经营场所与完备资质,又超出个体售卖自用物品的范畴,代购者虽以个体形式出现,经营实质却趋近商业。
拿大众最常找的食品代购来说。那些绕开平台监管,从事食品类个人代购的"跑腿"类代购,实际上提供的是"人力服务"。换言之,委托靠赚取商品差价的"个人代购"购买商品,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将很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权益。
游走在法律意识的模糊地带。许多代购者并未充分认识到自身经营行为的法律边界,简单地将代购视为一种"有偿收费、帮忙跑腿"的个人行为。对其涉及的诸多法律法规,要么一知半解,要么懵懂无知,自动简化甚至忽略资质,带着侥幸心理"上岗"。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的代购者标榜自己"安全靠谱,全流程透明",但被问及是否有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等,对方则一头雾水,甚至反问记者:"我又没开实体店,不需要吧?"
消费者维权也是一门"体力活"。每次问题产生后,部分消费者选择忍气吞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为了这么一个小东西,我才懒得去维权",是不少消费者的共同心理。此外,也有部分消费者认为维权的流程烦琐,耗时费力,即使维权成功,前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最终回报不成正比。
守护食品安全。朱慧卿 作/新华社
在没有网红商超的三四线城市,食品代购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市场空白。对于想靠代购食品"赚点小钱,补贴家用"的人来说,这一行容易上手,不需要过高的技术门槛。
须看到,食品代购既是市场繁荣的蓝海,也是暗处"埋雷"的风险区。不能将它"一棍子打死",也绝不能让它成为食品安全的短板、缺口。
面对新业态,监管的尺度不妨再细一点。"食品安全是对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应进一步完善法规细则,明确食品代购的经营边界,将其纳入法律规范范畴。监管过程中,有关部门要及时补位,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应加强横向配合、协同执法。
比如近日,全国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民意征集系统正式上线。由消费者直接提出需求,市场监管部门组织抽检,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检结果,并对不合格食品进行核查处置。
应对新挑战,商超的点子要再多一些。食品代购的根源,是消费者有需求。搞"饥饿营销"也好,还是依靠"物美价廉"取胜也罢,一旦食品代购出现问题,打的可不只是代购者的脸,也会影响商超的品牌形象。
一方面,可适当优化销售策略、购买机制等,让更多消费者有机会直接购买,铲除不良代购滋生的土壤。另一方面,可合理拓展配送范围,打破地域限制,将自家的明星食品送到更广泛地区的消费者手中。
去年底,胖东来就发布了"史上最严"的代购行为管控措施。最近有媒体调查发现,不少顾客表示胖东来"频繁出击"限制代购之后,效果比较明显,卖场内的秩序越来越好。
回到老问题,消费者的眼光再擦亮一点。消费前,应尽量选择有资质、专业的经营者或经销商,可理直气壮地行使知情权,核查代购商家的营业执照等。消费后,若遭遇食品安全问题,也应做好证据搜集,即刻通过正规途径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维权。
在消费日益多元的今天,我们期待守护食品安全的无数双"手",能从每一个环节紧紧相扣,让每个人都能安心畅享美食带来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