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有三候,每5天为一候,而今年立冬是11月7日,也就是说当下正处于立冬的第一候当中,根据古人对立冬三侯的描述: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冰;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那么这个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的来讲,立冬后,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雉"指的是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之类的大鸟便不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和颜色相似的大蛤。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显然在立冬之后的五日,天气降温会比较的明显,此时在如果在北方的话,还能看到湖面结冰的一个情况,而到立冬十日之后,就连地面也会开始结冰。而事实上,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立冬之后,冷空气强势袭来,确实降温了不少。

今天是公历的11月9日,也是农历的九月二十,它是立冬之后的第二天,立冬第一候的第二天,在农村当中,农历九月二十这个日子比较特殊,它还被称之为"天仓开日"。

所谓的天仓开日,就是天上的财富还有好运,福气降临人间的日子,这个时候,人们要注意迎接好运和钱财,以及福气,所以会把家里的锅碗瓢盆冲洗干净,还有家里的米缸摆放好,接着把福气和财气都引入家中。

而且这个时候,是秋收结束的一个时间,冬藏在这个时候也正式开始,人们还会举行祭祀的仪式,感恩祖先的一个庇佑,同时还感谢天地的恩赐,希望来年,也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除此之外,民间人们还把这天的天气,和冬天的雨雪相关联,比如说"冬天雪多不多,就看九月二十",这个是什么意思?今年冬天会雨雪很多吗?农谚是咋预兆的?

一、九月二十水结冰,卖炭老翁不操心

这句俗语很好理解,意思就是说,如果农历的九月二十这天,天气比较的寒冷,甚至地面还出现了结冰的一个情况,那么就预示着接下来会很冷,卖炭的老翁不用操心,自己的炭卖不出去了。

二、九月二十雨淋淋,四十五天下不停

这个农谚的意思也比较的直白,说的是九月二十这天,如果是出现了下雨的一个情况,那么就预示着后续的雨水会比较多,这样就代表着后期的雨雪会比较多,天气也会相当的寒冷,我们就要提前做好御寒的准备了。

这两句俗谚,它是存在一定道理的,立冬之后天气比较的寒冷,说明,强劲的冷空气已经南下,而且还和暖湿气流交汇,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后续就容易带来降雨和降雪。

三、九月二十太阳笑,冬天雪花看不到

这里说的就是如果九月二十出现大太阳,那么冬天降雪的概率就会比较的少。雪花看不到,温度比较的高,然后即使出现了下雪的一个情况,也因为温度过高,而直接融化了。

三、九月二十一日晴,冬天不用挤人群

这句农谚很有意思,说的是九月二十,如果出现天气晴的一个情况,那么到了冬天,就不用去挤人群,这个挤人群,其实就是保暖,在以前,取暖设备不多,大家都是挤在一起取暖,而冬天不用去挤,说明温度会比较的高。

因此就不用担心冬季的一个寒冷了,一般来讲,冬季最为寒冷的是三九四九,按照冬至日数九,也就是说在2026年1月8日之后,1月25日前后,这种极端的寒冷,可能不太会出现。

后两句农谚讲的是,这个时候,天气不冷,反而是温度比较的高,出现了晴天的一个情况,那么后续降温降雪可能会延后,甚至也有可能到春天才会出现,在三九四九,也不会特别的寒冷。

当然,这些多少带有一定的地域性,人们只是作为一种预兆,具体的情况,还是要以天气预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