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历经220年风雨的珍贵古樟树,竟因影响采光而遭人多次投毒,险些枯死。近日,贺州市警方成功破获这起危害古树名木案件,犯罪嫌疑人曾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的国宝"和"有生命的文物",不仅形态苍劲,更承载着地方的历史记忆与乡愁情思,是宝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今年7月底,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在例行巡护中发现,位于八步区新宁街的一棵挂牌古樟树出现异常,一侧枝叶枯黄。经仔细检查,其在树基周边开设的用于透水排气的孔洞中,发现大量散发刺激性气味的可疑物质,判断该古树可能遭受人为损害,情况危急。

园林部门随即将情况通报至市公安局环食药犯罪侦查支队。警方立即依法立案侦查。经周密调查取证,警方锁定犯罪嫌疑人曾某。其供述称,因认为该古樟树影响其房屋采光,遂产生将树毒死的念头。此后,曾某多次通过线下农资店、线上电商平台等渠道购买名为"环嗪酮"的有毒有害物质(俗称"大树死"、"烂根王"),并分次灌注至古树根部的透水排气孔中,企图让树木枯死。

图为嫌疑人指认现场

9月28日,办案民警将犯罪嫌疑人曾某抓获归案。目前,曾某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图为古树受到毒药影响半边枯死

记者获悉,在案件侦查期间,园林部门已同步对被投毒古樟树开展了紧急抢救与复壮工作。通过清除有毒物质、置换土壤、专业修剪和施用解毒药剂等综合措施,尽力消除毒害影响。目前,该古樟树已得到专业修剪维护,状态正在逐步恢复之中。

此案也再次敲响了古树名木保护的警钟。相关部门提醒,古树名木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破坏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