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说他和莫迪进行了非常愉快地通话。

特朗普为莫迪庆祝75岁生日,同时也感谢莫迪在结束俄乌战争上的努力。

莫迪也是投桃报李,说自己将致力于发展与美国的关系,支持特朗普在结束俄乌战争上的努力。

但从美印关系来看,特朗普和莫迪的商业互吹,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5月印巴冲突爆发后,特朗普吹嘘利用贸易手段,成功阻止了一场核战争。当时《印度时报》还专门做了个统计,特朗普没完没了地说了30多次。

6月份特朗普就给莫迪打了一通电话。特朗普依旧喋喋不休地表示自己斡旋了这场战争,暗示莫迪提名自己诺贝尔和平奖。

莫迪非常不爽,因为印度在印巴冲突之后,不管是内宣还是外宣,调调都是自己大获全胜,莫迪

带领印度赢得了这场冲突。要承认特朗普起到关键作用,就等于印度没打赢这场冲突。

莫迪要赢,特朗普就赢不了;特朗普要赢,莫迪就赢不了,双方僵持不下。

莫迪不给面子,特朗普很生气,开始嘲讽印度是死亡经济体,对印度采取二级关税措施。

特朗普和莫迪的关系,其实一直是在朝着螺旋恶化的方向发展的。

现在特朗普和莫迪开始商业互吹,已经说明两人之间已经有人妥协了。很显然,妥协的是莫迪。因为印度手中,根本没有像样的筹码,能和特朗普谈判。

这一段特朗普和莫迪隔空社媒对话,最起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是莫迪终于肯接特朗普的电话,莫迪已经屈服于特朗普。

自特朗普签字,美国对印度的对等关税以来,特朗普最少已经给莫迪打了4通电话,但都被莫迪拒绝。印度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可能发生改变。

从特朗普发的帖子中可以看出,莫迪可能已经在购买俄罗斯石油的问题上做出让步。特朗普说,感谢印度为俄乌战争结束作出的努力。

此前特朗普把印度归类为支持俄罗斯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因为印度从俄罗斯购买大量石油,为俄罗斯提供支持。

尽管莫迪一直嘴硬,表示不会屈服于美国。但国际航运追踪机构的数据,不会说谎。

数据显示,8月份乌拉尔原油对印出口只有40万桶每天,相较于此前118万桶每天的水平,下降三分之二。

二是莫迪真的想和特朗普谈判。

特朗普和莫迪是同一类人,特朗普是美国MAGA阵营的"赢学家",莫迪是印度民族主义的"赢学家"。

特朗普为了让美国再次伟大,对印度加征了25%的对等关税;莫迪为了守住印度民族主义最后的底裤,不同意要求开放农产品市场的要求,因为印度农民群体是莫迪最坚定的支持者。

特朗普要求莫迪开放农产品市场,就像是当众打了莫迪一巴掌。

莫迪很生气,但是手里没筹码,只能不接电话,当做"无声"的抗议。

特朗普就喜欢莫迪这种沉默型的对手,在特朗普的世界观里,沉默代表默认,默认代表接受。既然莫迪能接受,那就有继续施压的空间,二级制裁关税也就应运而生。

加到这个份上,莫迪很明显已经受不了了。50%的关税让印度对美出口腰斩,从原本的148.6亿美元降到68.6亿美元,让本就不富裕的印度制造业雪上加霜,谈和就成了唯一选择。

美国和印度谈肯定能谈出一些结果,能不能重归旧好,那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印度驻美国前大使萨尔纳说,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印度对"美印盟友"关系一直都保持怀疑态度。不过从奥巴马以来的印太战略,符合印度的国家利益,所以这种"怀疑"并不明显。

但在特朗普的极限施压下,"怀疑态度"会逐渐再次成为印度政坛的主流声音。美印盟友关系,在表面上可能会继续维系,但印度肯定咽不下这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