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7月26日的首轮"大罢免"中,在野势力以压倒性的25比0完胜。但面对败局及"大罢免"引起的社会撕裂,台湾地区领导人兼民进党主席赖清德毫无反省,不仅拒绝向岛内民众道歉,还要坚持8月23日进行第二轮罢免。岛内知名时事评论员黄智贤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用"一只脚早已跛掉,另一只脚也被斩断"形容赖清德当前内外交困的处境。
黄智贤
很难弥合罢免产生的裂痕
环球时报:你如何解读7月26日"大罢免"大失败的结果?这对岛内政治格局会产生哪些后续影响?
黄智贤:从去年2024年1月13日选举投票结束,就已经确立了这个政治格局。赖清德只拿到四成选票,民进党在台"立法院"也只拿到四成多席位。这一次"大罢免",民进党想翻转局面,结果失败。虽然8月23日还有一小轮罢免投票,但民进党翻盘的难度可能比"7·26"更大。
"大罢免"首轮投票统计显示,民进党得到的"同意罢免票"占四成多一点,国民党全部"不同意罢免票"加起来大概是57%-58%,即仍然维持四六开。另外,民进党一些"立委"在2024年选举时落败,而今年他们所在的选区中,国民党"立委"拿到的"不同意罢免票"居然比其2024年的当选选票还多,这表明很多原先民进党的支持者也不支持"大罢免",或者民进党内派系已经分裂。同时,也表明对于赖清德这一年多来的施政,台湾老百姓是不买账的。
台湾社会对这次选举结果相当震惊,就连国民党都没有想到,民进党这次这么弱。民进党内部现在开始进行各种各样的声讨和内斗,我的结论是国民党在立法机构的席位虽然没有增加,但台湾整个政治氛围有了巨大改变,赖清德可以说"内外交困",完全没有路走。他跛脚了一年多,现在连没有跛的那只脚都被斩断。
环球时报:"大罢免"大失败被解读为"抗中保台牌"失效。你认为背后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黄智贤:"抗中保台"从来不是万灵丹,不然马英九在2008年不可能赢得选举,也不会有2018年韩国瑜的"韩流"摧枯拉朽之势,让国民党在县市长选举中大获全胜。2024年赖清德当选是因为利用了蓝白分裂。即便如此,台湾民众还是不信任赖清德,所以民进党在"立法院"没有过半。
绝大多数的台湾人只想安居乐业,并不希望两岸关系紧张或台湾挑衅大陆。这一次罢免更加确认:台湾民众希望以此制衡赖清德,担心他太过激进、一意孤行。
环球时报:你所在选区有"立委"面临被罢免的情况吗?"7·26"投票前后,哪些事情令你有所触动?
黄智贤:我所在的选区有国民党"立委"面临罢免。我看到他扫街、举办说明会,还有很多人帮助他,也看到支持者在街头努力说服民众。
我是7月26日早上去投票的,投票从上午8点持续到下午4点。令我触动的是,不管哪一派,大家都安静地走进投票所,最后也都接受了我们这个选区的国民党"立委"不被罢免,让他做满4年。我当时强烈地感觉到,台湾老百姓是多么希望安和乐利,希望不要乱。但是要弥合罢免过程中产生的裂痕,恐怕很难。"民粹"的动员把社会割裂成两部分,彼此仇恨。我觉得这很危险,但台湾社会就是这样子。
典型的"老绿男"
环球时报:赖清德的"团结十讲"在岛内收到非常负面的评价。就你的观察,在他抛出"团结四讲"后,岛内民众对于"大罢免"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黄智贤:赖清德2023年竞选时,连绿营的节目都不愿意做他的新闻,因为没有收视率。他的讲话没有办法引人入胜,一直在严肃地教训你,令人讨厌。这也是台湾年轻人不喜欢赖清德的原因,他是一个典型的"老绿男"。一般人讲话是希望争取他人的支持或认同,但赖清德好像天生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当他要开始"团结十讲"时,最害怕的其实是绿营。
果然,赖清德"团结十讲"只讲了四讲,就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一是抛出"杂质说",二是搞错历史事实。这两点对民进党来讲,可以说是"核弹级的灾难"。国民党则找到了让支持者出门投票的施力点,就是"讨厌赖清德""讨厌民进党",成功地让支持者燃起情绪。我有一些蓝营的朋友本来不想投票,但因为"杂质"这两个字,他们觉得"不行,我一定要出来投票,我要教训赖清德"。
环球时报:赖清德还可能继续"团结十讲"的后六讲。你认为他为什么要坚持继续讲?
黄智贤:赖清德作为一个固执的"老绿男",很重视面子,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个性很执拗。这样的个性导致他没有办法带领台湾跟大陆好好相处,找出一条两岸和平、交流、繁荣的路。
赖清德还想讲下去,但台湾目前暴雨灾情扩大,民众非常痛苦,而赖清德整个行政体系救灾无能,民怨越来越大。此外,美国对台关税令台湾产业受伤,一些市场被迫打开。比如,美国的大米、猪内脏、牛内脏等进入台湾,势必冲击台湾食品业和农业;台湾本地的汽车组装业也会受打击,一大批人会因此失业。台湾还会被迫巨额投资美国,被迫大买美国军火。不管台美怎么谈,赖清德都会焦头烂额。几方面因素叠加,如果赖清德硬要继续"团结十讲",我觉得他的民意会越来越差。
很多人都认为,如果赖清德按照这个状况继续下去的话,在2026年"九合一"选举中,国民党恐怕会赢更多,赖清德202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也无法连任。可以说,他越讲,老百姓就越讨厌他。
"头号战犯"是谁
环球时报:民进党目前正在揪让"大罢免"失败的"战犯"。你认为"头号战犯"是谁?
黄智贤:综合网络、媒体以及社会的反应,大家普遍认为"最大战犯"、最应该道歉的就是赖清德。包括民进党内部的人,比如新北市议员李宇翔就公开要求赖清德辞去民进党主席。"第二战犯"是民进党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绿营内部对他的反感已经不加掩饰,认为他总是说错话、扯后腿。"第三战犯"是"行政院长"卓荣泰,他领导的行政机构施政不力,民间反响很差,不少官员都"躺平"。第四就是民进党"立委"沈伯洋。
环球时报:民进党之前一直有"全台选举失利、党主席辞职"的传统。除了性格外,还有什么原因导致赖清德坚决不辞党主席?
黄智贤:8月23日还有7名国民党"立委"要面临"大罢免"投票,当天还有"核三重启公投"。在这7人的选区,可以说国民党更具优势。我不敢预测7人都不会被罢免,但要罢免他们非常难。
赖清德目前是先让民进党秘书长林右昌辞职,卸除他所面临的部分压力,到8月23日第二轮"大罢免"结束,才会总结整个罢免行动,看他要不要负最后的责任。不过现在民进党内部开始放风,说什么"虽然罢免失败,但这不是我们发起的";还有人说,"民进党并没有失掉任何席次"。赖清德真正的考验还不是第二轮"大罢免",而是明年的"九合一"选举。他的政绩很差,如果作风不改,没有办法做到让老百姓满意,明年"九合一"他如果再败,党主席绝对要辞,2028年也不太可能赢。
环球时报:在第一轮"大罢免"中,民进党运用司法手段、召唤"青鸟"等。面对8月23日的"大罢免",民进党还会使出什么花招?
黄智贤:民进党没有招了。8月23日面临罢免的7席国民党"立委"都是比"7·26"更硬的"果子","7·26"都吃不下来,"8·23"更难。此外,赖清德要面对关税问题,还要救灾,完全应付不过来,距离8月23日时间又很紧迫,他根本没有办法进行策略调整。就像打球,剩下几分钟双方分差很大,明知道会输,但还是得把"垃圾时间"用掉。
环球时报:如果用一个词总结目前的台湾政局,你会用哪个词?
黄智贤:就是乱,非常乱。很多跑了台"立法院"和"行政院"几十年的老记者说,他们一辈子没有看过像这一年多来这么乱的立法机构和无能的行政机构。
台湾老百姓关心什么?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要的是"安和乐利"。虽然台湾经济表面上还不错,但除了半导体外还有什么产业好?一个是房地产,但房价已经让普通民众望尘莫及。另外一个是诈骗。年轻人本本分分去上班,一个月赚3万元新台币,但诈骗一天就可以骗到50万。即便被抓到,可能只判几个月,然后出狱继续骗。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对当政者会有什么期望?
台湾其实很希望恢复大陆观光客,但是赖清德一条道走到黑,甚至还不开放台湾观光客组团去大陆。如果他继续坚持不切实际、自以为是的意识形态,台湾一切都是空,空了之后就是乱。
环球时报:对接下来的两岸关系,你有什么期待?
黄智贤:台湾民众渴望和平,会做一切事情防止战争发生。我觉得台湾要主动争取跟大陆坐下来谈,要消除一些人对大陆的"恐惧",让他们看到真实的大陆。重回"九二共识",两岸就可以风平浪静,才能够有交流、有和平。越交流,就越能够巩固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