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欧洲组建G8,再拒美国组建G2,中国不是傲娇,而是早看清形势
美欧同时拉拢中国,组建G2或是G8,都将带来怎样的危险后果?中方又作出了怎样的坚定表态?
据彭博社爆料,法国总统马克龙正在考虑一项"大胆举动",那就是邀请中方参加明年在法国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并有意与中国组建成为八国集团。报道还指出,这个想法已经获得了德国的"总体支持",只不过他们都不确定中方是否会接受邀请。

这种事情不是没有先例,例如在2019年,马克龙就出人意料地邀请了时任伊朗外长的扎里夫出席峰会。再往前推,俄罗斯也曾是八国集团的成员,但是因为2014年俄罗斯吞并了克里米亚,随后遭到八国集团"开除"。

七国集团的诞生,本身就是冷战时代的产物,是西方主导着话语权。而马克龙的邀请,不由得让人联想到此前中美最高层在釜山的会晤,当时特朗普将本次会晤称为G2会议,暗示中美两国正在建立"G2"集团,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关注,也让欧洲陷入了战略焦虑。

不过中国外交部在回应中讲得很清楚:中国和美国可以共同展现大国担当,多办一些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实事、好事。但中国是不结盟运动的伙伴、全球南方的一员,始终站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边。

说到底,不论是G2还是八国集团,都是地缘政治博弈的一环。与其说是邀请中国,不如说是希望把中国带入他们熟悉的逻辑之中,因为这两个集团都会带来明显风险。
首先,如果真的出现一个"G2",那就意味着中美彼此认为对方是唯一的另一极,间接矮化了其他国家的地位,也制造出中美主导世界的叙事,这与中国推动多边主义、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方向完全背离。
在这种叙事下,包括欧洲和俄罗斯,都难免出现新的战略焦虑。
其次,如果中国加入八国集团,不仅会让南方国家觉得被落在一边,也会让俄罗斯感受到被疏远的信号。
甚至连彭博社都评论说,如果马克龙推动这一突破,可能会在西方内部引发紧张,因为美国也可能认为欧洲想借中国作为战略杠杆来平衡美国的影响力,从而使中美、美欧关系更加复杂化。

因此中方拒绝美欧的邀请,不仅是对国际形势的精准判断,更体现了中国维护和平稳定的负责任态度。反倒是马克龙更需要谨慎,因为有消息透露他计划在今年12月访华,这一点也得到了中国驻法国大使邓励的证实,双方正在就行程进行协调。

中国一再强调,希望欧洲能够坚持真正的战略自主,持续维护多边主义和国际贸易规则,而不是退而求其次,顺应某种阵营化逻辑,去打造小圈子,加剧国际上的对立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