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美之间在经济、科技和地缘政治方面的竞争逐渐加剧。美国通过降息、供应链重组等方式意图打击中国经济,而中国则积极应对,增强市场韧性,保持稳定。

一、美方多重施压手段

美国利用其金融主导地位,通过美元政策在全球市场掀起"潮汐"效应。2024年11月7日,美联储宣布将利率下调至4.5%-4.75%,这是短期内的第二次降息,之前9月时也已降息50个基点。美联储称此举是为了"平衡就业和通胀"。但频繁降息的背后,可能暗藏另一层目的。

过去,美国常用"加息收紧、降息放宽"的模式,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优势。

当美联储加息时,资本回流美国,全球优质资产价格下跌;降息后,美国资本再进入低价市场进行"抄底"。当前的降息潮是否是此套路的重演,尚需观察。

此外,美国还在施压供应链。外媒报道称,特斯拉要求台湾地区供应商将工厂搬迁至台湾以外,这被认为是美国"地缘政治考量"的结果。美国企图将台湾视为"棋子",并鼓励制造业"回流"至美国,以增加美国就业和税收,巩固经济优势。

二、中方稳健应对策略

面对美方施压,中国没有被动防守,而是积极采取了应对措施。

首先,中国10万亿化债资源救市,稳定市场和优质资产价格,增强经济的韧性。此举让美方资本即使流向中国,也只能助推资产价格,无法实现"抄底"。(相关阅读:《重磅利好!"10万亿"靴子落地》)

与此同时,中国逐步完善自主供应链,减少对外依赖。在高科技、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中国推进自主创新,通过建立内循环系统,增强产业链独立性。这一过程并不容易,但成效初显,意味着中国在未来对美方供应链压力具有更高的抗风险能力。

三、美方施压的反噬效应

美国频繁施压中国,表面上看似"主动",实际上也损害了自身利益。中美经济联系紧密,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曾提到,2023年美国向中国出口310亿美元农产品,创造了大量就业。中国市场对于美国农业、制造业乃至高科技领域均有重要价值。若执意将中国视为"对手",美国自己也会承担经济损失。

同时,美国对台施压让台海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增加。短期的政治干预会带来产业链转移成本上升,全球供应链波动,最终将影响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成本与利益。

四、合作才是出路

作为全球最大的两大经济体,中美"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仍是关键逻辑。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形式的对抗都不利于全球经济稳定。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通胀、债务问题高企之际,中美应通过合作解决共同的经济挑战,而非对抗。

科技创新方面,中美在全球科技产业链上有高度互补性。对抗和脱钩会降低技术创新的效率,阻碍全球科技进步。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新兴市场崛起提供了诸多发展机会,对美国企业也意味着新的增长点。相互合作、相互尊重将带来更多全球经济的活力。

中美在"看不见的战场"上较量,美方试图通过金融和地缘政治手段压制中国,但中国以稳健的策略成功应对。尽管博弈短期内不可避免,但两国唯有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封锁和对抗只会损害双方的长远利益,互惠互利才是中美关系的真正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