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每天早上醒来,第一反应不是起床,而是先在床上躺一会儿,慢慢缓过神来,拖着沉沉的身体去洗漱。

如果这时候发现排尿费劲、精神不佳、腰酸背痛,嘴里还发干发苦、舌苔厚腻,那基本可以确定,身体某些部位开始出现点状况了,尤其是肾脏。
肾是个沉默的器官,不吭声,但要是真的累了,就会从一些细节里悄悄显出来。排尿这个事,看着再平常不过,但其实特别能说明问题。
一个肾脏功能良好的男性,早上起床后如果能顺畅排尿,不憋不堵,尿线有力,那就是肾脏没被拖垮的表现。泌尿系统顺畅,其实也说明前列腺、膀胱括约肌这些地方协同工作良好。

一旦肾功能开始受损,很多人最早发现的就是排尿变得不如以前顺畅,甚至出现尿频、夜尿增多、尿急等表现。这类信号一出现,往往说明已经不是最早期了。
而那些每天早晨排尿顺利的人,说明肾脏依然承担得起过滤体内代谢废物的任务,没有负担过重。尿液的状态更是直接反映身体内部状况的"镜子"。
很多人早上起来看到尿液发黄,带有浑浊,或者有强烈异味,心里就发慌。
其实清晨尿液颜色稍深,是由于夜间饮水少、尿液浓缩造成的,但如果颜色太异常,比如呈深茶色、红色或者有泡沫不散,那就得警惕了。

而那些尿液清澈、无明显气味的人,多半说明身体没有严重脱水,代谢功能尚且正常,肾小球和肾小管在过滤、重吸收等工作中完成得不错,炎症反应也不明显。
临床上,经常有慢性肾炎患者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问题,而早期尿液状态的变化往往是最直观的表现之一。精神状态也是判断肾功能的一个侧面窗口。
中医讲"肾主藏精",虽然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放到现代医学里解释也说得通。肾脏调节水盐代谢、电解质平衡,还参与红细胞生成。

如果肾脏开始吃不消,代谢废物就会在体内积累,轻的可能只是有点疲乏,重的可能会出现贫血、嗜睡、注意力下降。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抱怨一早上起来就昏沉,其实不是年龄问题,而是肾功能早已开始走下坡路。那些每天醒来精神饱满、不打瞌睡、思路清晰的人,其实是肾脏功能在默默支撑身体状态。
如果一个人早上起来就犯困,还持续觉得没睡醒,得考虑是不是肾脏在"拖后腿"。有些人年纪轻轻,每天醒来却腰酸背痛,走路感觉别扭,翻身都觉得有点僵硬。

这种情况不能一味怪睡姿或者床垫。如果是长期早起时腰部不适,甚至伴随下背部酸胀,那就得看看肾脏有没有问题了。
肾区在腰两侧,肾脏炎症、水肿、结石等问题往往会反映到腰部肌肉紧张、压痛感增强。活动灵活、腰部无异样,是很多健康男性早上最明显的表现之一。
有研究显示,腰背部的不适与泌尿系统疾病相关性很高,尤其是双肾区压痛的情况更是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的早期表现。所以别以为腰酸只是累着了,很多时候是肾已经"抗议"了。

口腔状态往往最容易被忽略。早上醒来口干、口臭,是不少男性的常态,但如果每天都是这样,而且舌苔厚腻,嘴里发苦发酸,那可能不仅仅是刷牙不勤快的事。
肾功能不佳会影响酸碱平衡,导致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一部分毒素会通过唾液表现出来。肾功能下降的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出现过口腔异味,甚至味觉减退。
如果舌苔淡红、湿润,没有厚腻、无明显异味,那说明体内代谢水平平衡,肾脏还在努力运作,代谢负担没有超出承受范围。

在一些慢性肾病患者中,口腔症状往往早于尿检变化,所以不要忽视这小小的信号。体温调节其实也跟肾有关系。有些人早上醒来后,发现手脚还是冰凉,被窝都没热透,翻来覆去都不舒服。
这种情况不一定是血液循环问题,更可能跟肾阳虚有关。肾阳负责推动身体各系统的功能运转,包括体温调节。如果肾阳不足,身体"炉子"就不够热,尤其是四肢末梢最容易先出现问题。
西医角度也能解释这个问题,肾上腺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共同参与调节血压、血流量,影响末梢循环。

如果手脚温热、醒来能感觉整个身体在短时间内恢复热感,说明血流分布正常,肾脏激素调节功能也没问题。很多男性平时不关注这些细节,总觉得没啥大病就行,身体不是出毛病才去查。
其实肾脏出事时真的不会大张旗鼓,一些早上起床的细节已经透露出端倪。统计显示,我国成年人群中慢性肾病患病率已超过10%,而知道自己患病的不足1/10。
大多数都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无意间发现的。也就是说,早发现能为干预争取更多时间,一旦肾功能开始下降,就不再可能完全恢复,只能维持当前状态,避免继续恶化。

从这些早上起床时的小表现去判断身体状态,看起来没技术含量,但长期坚持关注,就可能避免一次大的健康风险。
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五个都占,但能占一个也说明身体还在努力维持平衡,不在崩溃边缘。肾脏不像心脏那样容易感知,也不像胃那样一吃就疼,它的沉默常常意味着风险越大。
通过这些细节,能抓住它最初发出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