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一家三口在网络上跟网友分享幸福瞬间,父女的日常交流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一家三口去看露天演出,父亲抱着女儿洋洋得意,父亲的心思没有在演出上面,而是在女儿上面。

女儿正在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父亲突然亲了一口女儿红扑扑的脸颊,女儿顿了一秒钟,随后转头用一种极其嫌弃的目光看向父亲,父亲笑开了花,沉浸在得意的情绪之中。

女儿看到父亲的表情,宛如一个被细雨淋过了的含羞花蕊,眼神瞬间出现千百种变化,包含了无数情绪:嫌弃又羞于启齿、惊讶又碍于情面、尴尬又无奈。

这一幕正好被母亲捕捉了下来,母亲拿着手机拍摄父女俩的日常,她既得益于自己拥有个漂亮的女儿,又沉浸于三口之家的幸福之中,她对当下发生的一切非常满足,不想放过任何一个幸福的瞬间,只有分享才能让她获得更多的快乐。

只不过,网络上的舆论并没有按照这位母亲的剧本发展,她没有想到,网友无法设身处地感受到他们的幸福,反而对道德伦理更感兴趣。

网友的核心论点是:女儿长大了父爱要放在心里。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女儿呢?但父爱有很多种方式,可以是严厉的,也可以是仁慈的,唯独无法接受打破界限感的行为。

网友的说法是有根据的。首先,这是在公开场合;其次,女儿已经长成了大人模样,一米七的身高,以及正在发育的身体,足以被人当成大姑娘。

基于这两点要素,父亲在公开场合以十分亲昵的姿态抱着女儿,对着女儿的脸颊亲了一口,在旁人看来,误解他们是情侣关系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没有任何人怀疑这对父母对于女儿的爱的性质,中听以及不中听的言论,皆出于善意的关怀,正如这位母亲没有回应这一话题,想必她也深知网友的善意。

这位母亲是这样一个人:她看到了网友所说的金玉良言,但打心底里无法认同这些言论,不回应是为了不挑起争端,继续以这样的方式生活是为了坚持个人观点,她是一个有主见且执拗的人。

一个沉浸在幸福之中的人,总是无比倔强的,青春期的恋爱脑女孩如此,成婚了的中年女性依然如此。归根结底,这种现象的本质是成瘾,任何改变都会打破美丽的现状,所以拒绝一切改变。

上述所说,是建立在"女儿长大了父爱要放在心里"这一论点基础上的,如果这个论点是错误的呢!或者说这一论点有待商榷,那么一切都要重新来过了。

讨论一个论点的合理性,需要找出多个有据可循的论据,如果所有的论据都能回归到这一论点上面,就说明论点本身具有合理性。

第一,女孩的身体发育早于男性,一般是从10岁左右开始的,从这个年龄开始,女孩就有了性别意识,心理和身体上都开始萌生了羞耻感,家长需要从这个时候进行正确引导。

第二,肢体接触和亲吻可以是陌生人之间的礼仪,也可以是特定关系的符号。在西方,亲吻可以发生在陌生人之间,在中国,亲吻只能发生在亲密关系之间。

第三,一段关系,不能脱离当下所生活的现实环境而存在,也就是在中国生活的人,不能按照西方的风俗办事,否则就成了不伦不类。

几千年的文化,在悠长的岁月中发生了无数次变化,有些彻底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流传到了今天。

那么我们可以进行反思,经过无数文化变迁和动荡,依然保留至今的一些观念和传统,在某种程度上必然是普世良方,因为它们经过了时间的检验,也经过了几十代人和十几个王朝的洗礼。

科技在改变,人没有根本上的变化,我们生存的方式跟几千年前没有本质区别,这些普世良方依然适用。

养儿育女自古以来都是大事,希望所有家长们能够正视这一点,不要因为个人的短暂愉悦而毁了孩子的漫长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