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50°时即为处暑,时值每年公历8月22~24日,今年交节时间为8月23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代表暑气渐渐消退,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开始逐渐下降。那么,处暑是什么意思,处暑还热吗要热多久?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处暑

处暑是什么意思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在公历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暑,即为"出暑",标志着炎热的暑天就要结束,真正的秋天即将到来。"处暑"节气,意味着暑热即将终止,气温开始下降,初秋渐次登场。在我国北方,此时节"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难熬的"暑伏"行将消退,也表示到了这个时节,暑热就已经停止了,未来的一段时间不会再有特别炎热的天气,夏季闷热难熬的日子就要结束了。

处暑有三候

与其他节气一样,"处暑"也以五天为一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意思是说,此时节,老鹰将捕后没吃完的鸟放在地上,慢慢享用,就像祭祀一样;天地万物始见凋零,落叶翩翩,秋意乍现;各类农作物成熟,到了收割的阶段。

处暑

处暑还热吗要热多久

处暑后仍会经历"秋老虎"天气,通常持续7-15天,但南方部分地区可能延长至20天以上。

俗话说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

寓意:处暑之时气温有所降低,但中午时天气还是比较炎热的。

一、地域差异

北方地区处暑后气温下降较快,炎热感通常持续1周左右;南方(如广东、福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高温可能持续至9月,部分地区仍可能出现30℃以上高温。

二、应对建议

1、饮食:多摄入绿豆、苦瓜、冬瓜等清热食物,搭配百合、银耳等滋阴食材。

2、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建议每日至少7小时),避免熬夜。

3、运动:选择清晨或傍晚凉爽时段进行散步、慢跑等轻度活动,运动后及时补水。

处暑节气的气候特点

处暑时节天气往往"热在中午,凉在早晚",其气候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气温逐渐下降:虽然有时白天还会较热,但整体气温呈下降趋势,昼夜温差加大,"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情形逐渐增多。

2、天气干燥:随着夏季季风的减弱,降雨相对减少,空气湿度降低,气候逐渐变得干燥。

3、秋高气爽:天空晴朗,云量减少,能见度高,给人以秋高气爽的感觉。

4、冷热交替:在季节交替之际,气温波动较为频繁,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回热,即"秋老虎"现象,但总体趋势是逐渐转凉。

需要注意的是,气候特点在不同地区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呈现出由暑热向凉爽过渡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