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这两天又热闹起来了,8月20号开始,菲律宾媒体自己爆料,说中国在仁爱礁附近突然出现了一大批船只。

菲方点名至少有5艘中国军舰,11艘快艇或者充气艇,还有几艘像是民船。光看这个阵仗,菲律宾人自己都吓坏了,不禁猜想中国这次不会一举解决仁爱礁问题吧?

大家都知道,"马德雷山"号是菲律宾赖在仁爱礁上的最后一张牌,它其实是一艘二战时期的老破船,早在1999年就被菲律宾故意搁浅在那里,打算"破船当堡垒"。

二十多年过去,这船早就锈成筛子,随时可能散架,可菲律宾还是不肯撤走。

这次中国船只集结,等于给了菲律宾一个下马威:别再打小算盘了,该收手就收手。

有意思的是,菲律宾军方参谋长布劳纳22号出来说话了,他的态度可以说是又怂又硬。一边要求全军在仁爱礁"保持最大限度的忍耐",原因就是怕出现人员伤亡。

很明显他心里清楚,真要是在海上和中国硬碰硬,菲律宾军队肯定会付出代价,甚至可能是全军覆没,他不想担这个责任,所以一开始就让部队忍耐。

但布劳纳又怕国内舆论,于是话锋一转,来了句狠话:如果中国要登上"马德雷山"号,菲律宾一定会阻止,必要时还会出动部队。

问题是,他这种"强硬表态"除了安慰一下国内民众,根本没有实际意义。说白了,就是纸老虎,如果真打起来,菲律宾挡得住吗?

说到这里,就得提一下补给的问题。

菲律宾上一次给"马德雷山"号送补给,是在5月16号左右。现在已经三个多月过去了,夏天闷热、环境恶劣,物资匮乏,没有补给怎么可能熬得住?

所以这几天,菲律宾必然会再想办法送补给。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提前派船集结在附近,就是防着他们。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直接登上"马德雷山"号,把钉子彻底拔掉?大家都知道中国有这个实力,但为什么迟迟不动?其实原因并不复杂。

首先,中国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让东盟国家难堪。你想想,如果中国直接强行登船,菲律宾肯定炒作成"中国动武",到时候其他东盟国家再被美国忽悠几句,说不定就会被挑拨得紧张起来。

可现在正是东盟在和美国打关税战的时期,中国要是突然硬刚,等于把其他东盟国家逼到尴尬的位置。与其这样,不如先按兵不动,把局面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其次美国在南海搞事情,压根不是为了菲律宾。美国的算盘很清楚,他们真正的目标还是台海。美国认为只要能在南海拖住中国,中国大陆就没那么多精力去台海做准备。

可问题是,美国明显高估了菲律宾。对付菲律宾,中国根本不需要出动太多力量,几艘海警船、几艘军舰就能把局势压住。这点小事根本不会影响台海方向的大战略。

反倒是美国和西方为了保护菲律宾,不得不在南海耗费精力,这等于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本来是美国想牵制中国,结果变成中国牵着美国走。

菲律宾当然不甘心,所以最近他们想搞点动作。可偏偏美国没空。特朗普这段时间正和普京较劲,顾不上东南亚。

于是菲律宾拉上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搞了个小规模的联合军演,其实全靠加拿大几艘老掉牙的军舰撑场面。没有美军在场,这军演就是一场摆拍,菲律宾想借机壮胆,结果反而更显得孤立无援。

但急也没用,菲律宾军方也清楚,真要和中国硬杠,后果很严重。所以布劳纳才会说那句"最大限度忍耐"。

这句话其实很关键,说明菲律宾军方的态度:不想打仗,只想拖时间。

而中国这边,耐心比菲律宾多得多。仁爱礁摆在那儿,中国船只守在那里,随时可以拦截。菲律宾每一次补给都要冒险,每一次都可能被拦下甚至出丑,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说句实话,仁爱礁这事已经没有悬念了。菲律宾不可能凭一艘破船长期霸占,外援靠不住。而中国有实力,也有耐心,就等菲律宾自动出局。中国没必要急着动手,反而是菲律宾每天都在煎熬。

更何况,现在中国更应该把目光放在台海。最近赖清德动作不断,8月23号他又推动岛内的第二轮大罢免,说白了就是要斗死国民党,排挤掉民众党,好让自己独揽大权。

赖清德的野心比菲律宾危险得多,他想的是彻底把台湾绑在美国战车上,充当美国的"利剑",随时刺向大陆。美国也正是冲着台海来的,南海不过是他们的副战场。

所以,中国现在在南海的操作,其实就是"有力又克制"。一方面,集结船只,绝不让菲律宾得逞;另一方面,又不贸然动手,避免被人抓把柄。

中国只要继续稳住局势,主动权始终在我们这边。菲律宾越折腾,越显得孤立无援;美国越想牵制,越分散精力。

到最后,菲律宾会发现,他们在仁爱礁搞不出什么浪花,真正被拖垮的,反而是他们自己。中国不用着急,一切尽在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