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四月十五就到了,民间老话"四月十五定旱涝",又开始在朋友圈、邻里间传开了。这说法到底靠不靠谱?今年夏天,咱到底能不能安安稳稳过个夏天?咱得好好说道说道。
民间流传着不少关于"四月十五"预测旱涝的农谚,比如"四月十五晒河底,六月无水洗筲箕",说的是四月十五这天要是干旱,那六月就更旱了,厉害得很;还有"四月十五北风刮,旱涝交替两重天",这意思是说,要是这天刮北风,那夏天就旱涝不均,一会儿雨下个不停,一会儿又干得裂地;更有甚者,"四月十五雨打灯,秋后船行屋檐下",这预示着四月十五下大雨,秋天就得发大水。这些农谚,多少带着点老祖宗的智慧,反映了不同地区长期对气候的观察总结。但说到底,这些说法都是基于经验总结,缺乏科学依据,地域性也很强,只能作为参考,可不能当真。你想啊,气候那么复杂,哪能用一句老话就全说清楚了?
那么,官方预测又怎么说呢?根据中国气候中心和中央气象台的最新预测,今年夏季(6-8月)旱涝并存的可能性很大,降水分布很不均匀。大体上看,华北、东北、华东中北部等地降水偏多,甚至可能出现极端强降水和洪涝灾害;反过来,华东南部、华中南部、华南北部等地降水偏少,旱情可能会比较严重。具体说,黄河流域中下游、辽河流域、淮河流域汛情可能会比较重,长江下游也会出现阶段性汛情;而福建西部、江西大部、湖南大部等地,可能降水量会比往年少两到五成。这官方预测,比老话靠谱多了,毕竟人家背后有大量的气象数据和科学分析做支撑。虽说这预测也不是百分百准确,但至少给了我们一个大致的方向,让我们心里有个底。
总之,今年夏天,旱涝并存的可能性比较高,这既是挑战,也是考验。我们唯有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平稳度过这个夏天。 往后,咱们还得密切关注气候中心的预测更新,以及中央气象台的短期预报,根据最新的情况,及时调整应对策略。这才是咱们老百姓应该做的,也是必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