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成都一处刑场,正在对一名长相清纯的女死刑犯执行枪决,她叫郑文巧,年龄只有19岁,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郑文巧没有表现的惊慌失措,而是两眼迷茫的看向前方,随着一声枪响的传来,郑文巧确认死亡,死刑执行完毕。
那么,郑文巧究竟是怎么走上这么一条绝路的呢?是生性本恶,还是被他人带入歧途?她又是如何落入法网的呢?
本次,就让我们来回顾,郑文巧短暂的一生。
出生贫寒的过去
郑文巧的老家,在四川的一处山区,唯有穷,是最大的特征。
老郑家,祖上好几代都是农民,到了郑文巧父辈这一代,依然没有任何改变,务农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且老郑的观念比较陈旧,对女儿无感,只喜欢儿子,所以在生下女儿郑文巧后,又和妻子造起了人类,几年过去,儿子顺利出生。
只是,一个贫寒的家庭,养一个孩子都是奢侈,养俩完全不现实,特别是老郑两口子的重心,还偏在儿子的身上,家里的钱是远远不够用的。
吃穿用度,全部仅着儿子先来,郑文巧的处境相对尴尬,虽然也能勉强生活下去,但家里的资源,实在是太有限了,时间一长,所有潜在的问题都爆发了,比如上学,家里能拿出的钱,只够供一个孩子继续读书,这个机会又该留给谁呢?
尽管,老郑两口子内心深处,想把机会留给儿子,但郑文巧的成绩也不错,难免陷入了困难的抉择,到最后,还是郑文巧自己做出选择,把学习的机会留给弟弟,她负责外出打工,赚钱补贴家用,郑文巧认为,出去打工,将来未免不会有出路。
大城市的繁华,是郑文巧从没有感受过的,她对城市的概念,也只是从书本上或者老师口中得知,在向父母要了车票的费用,郑文巧开始收拾行李,打算尽早出发,她对外出打工,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担忧,害怕自己生活不下去。
事实证明,郑文巧的担忧,全都成真了,一个半大孩子,还是第一次出去打工,在别人的眼里,没有任何价值可言,要年龄没年龄,学历和专长也是毫不起眼,想要生存下去,唯有去做一些苦活累活,否则只能选择回家。
为了挣钱,为了补贴家用,为了供弟弟上学,郑文巧选择了坚持下去。
每天起早贪黑,做着枯燥且乏味的工作,忙的比狗睡得都晚,可到手的工资,却完全不尽如人意,一部分寄回家里,打个电话都是报喜不报忧,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的开支,因此一个月几乎攒不到钱,有时还会面临无钱可用的窘境。
想要赚钱,却没能力,也得不到机会,郑文巧的心态,渐渐发生了改变,她对钱的追求,似乎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认为有钱了就能改变一切。
然后,郑文巧便落入了他人精心布置的陷阱,并且在明知对方的行为是犯法的情况下,她主动和对方统一阵线,走上了无法回头的深渊。
是的,郑文巧走上歧途,契机是受骗,但作恶也是她自己选择的结果,至于她到底做了怎样的恶,我们接着往下看。
奔向罪恶的尽头
赚快钱,而且是大钱,对一个没能力的人而言,那完全是扯淡,所以迅速发家的原因不难猜,怎一个"毒"字了得,郑文巧想实现白日梦,只有这一个方法。
一次普普通通的聚会,让郑文巧遇到了一名男子,该男子谈吐风趣,而且出手阔绰,穿着一身的名牌,看着就像是有钱人,郑文巧对男子,自然是有些好感的,但她没想过,男子会主动向她搭讪,字里行间,流露出想要追求的语气。
对于一个涉世未深,且没什么社会经验的郑文巧而言,遭受不住糖衣炮弹,很快就将对方当成了自己的白马王子,虽然年纪大了那么亿点点,但钞能力的爱情,是没有年龄限制的,郑文巧很快便沦陷,和男子光明正大的相处在了一起。
金钱的诱惑,蒙蔽了郑文巧的双眼,男子愿意在她的身上花钱,给她买各种各样的东西,使得郑文巧觉得自己遇到了对的人,殊不知早已落入男子的陷阱,男子真正看上的,不是郑文巧本人,而且她清纯的面庞,用来为运毒牟利。
没有工作,也不需要去工作,偶尔出去送个"东西",换来的却是大笔现金,只要是长了一点脑子的,都能猜到男子的身份,郑文巧并不傻,好歹也是上过学的人,对毒是有清晰概念和认知的,不会猜不到男子的真实身份。
但是,郑文巧没有拆穿,哪怕明知男子找到自己,很可能是为了利用,也不会选择报警,原因很简单,郑文巧需要更多的钱,而且她跟着男子,已经享受到了钱带来的种种好处,再回到过去的贫穷,早已没有那么容易了。
所以,在一个"恰当"的时机,男子"哄"郑文巧吸了粉末,又让她帮自己运送"货物",郑文巧全都欣然接受,因为男子答应她,送完了"货物"可以得到一大笔的报酬,面对金钱的诱惑,郑文巧是不可能拒绝的。
于是,郑文巧开始朝着罪恶的尽头,一路狂奔,拿到了第一笔钱,便再也无法回头,随着男子给的钱越来越多,郑文巧渐渐发展成了毒贩。
从里到外,郑文巧已经被毒腐蚀殆尽,她的眼里,只剩下钱,只剩下利益,郑文巧丝毫不在乎,她的行为,会毁掉多少人,毁掉多少家庭。
谋取到的诸多暴利,让郑文巧感受到了有钱人的生活,她再也不是当初一穷二白的打工妹,舍弃了自己的本心。
可是,涉毒人员,注定不能逃过法网的制裁,郑文巧运输的越来越频繁,毒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引起了成都警方的重视,如此胆大妄为的毒贩,不能让其逍遥法外,必须尽快将其抓获归案。
然而,或许警方也没有想到,他们盯了那么久的"大鱼",会是一名只有19岁的女子。
面对死亡的迷茫
毒的危害,中国人是最清楚的,正常人都对此深恶痛绝,但郑文巧却为了自己的利益,公然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成都警方下定决心,要在短期内抓住毒贩,经过多番调查,终于得到了一条可靠情报,"大鱼"即将在某地点交易。
提前布控,做好伪装,并在人群中确定前来交易的人,是警方收网的必要准备工作,由于郑文巧相当狡猾,关于"大鱼"的身份,还是很模糊的,因此想在当天做到完美收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有参与行动的人,都万分谨慎。
只不过,警方怎么都没想到,本次目标会是19岁的郑文巧。
收网行动当天,郑文巧亲自参与交易,将"货物"交给约定好取货的人,在原计划的地点,暂时等了一会,警方互相对视了一眼,有些难以置信,随后开始行动,对郑文巧进行了控制,困扰了许久的毒贩,在这一刻落入法网。
面对审判,郑文巧低下了自己的头,她怎么也没想到,会如此"容易"被警方抓到,她贩毒的巨大数量,已经可以打空一梭子加特林了,除了死之外,没有任何选择,也许是认了命,郑文巧并不做狡辩,一五一十交代了罪行。
愿意配合的毒贩,警方遇到过,但像郑文巧这般配合的,相对来说很少,常理来说,认罪态度好的犯人,有望获得减刑,只是郑文巧的罪行太重,已经无从减起了,在庭审中,郑文巧被判处死刑,她对此没有任何异议。
执行的日期,定在了1996年,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郑文巧显得有些茫然,活人都不知晓死为何物,但判决书上详细写明,等待郑文巧的,将是最有震慑力的枪决,随着执行死刑的日子即将到来,郑文巧的生命进入最后的倒计时。
死前的等待,是一种莫名的煎熬,郑文巧自然也不例外,只是她在死刑当天的表现,未免太过出人意料。
行刑当天,郑文巧被从死囚牢里带出,法警押解着她,验明正身,签下了死前最后一份文件,在送上囚车前,郑文巧留下了一张照片,她双眼迷茫的看向前方的人群,清秀的面庞上,似乎感受不到对死亡的恐惧,接着被带往法场。
随着法警扣动扳机,郑文巧的脑袋开了花,她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年仅19岁的人生,被自己活活作践到死,只能说自作自受,纯属活该,如果世界上真的有重开的可能,希望郑文巧会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吧。
郑文巧死了,她短暂的一生,其实挺让人感慨,在走上犯罪道路之前,以一己之力,赚钱养家,供弟弟读书,这一点确实没的说,可是对金钱的病态执着,让郑文巧迷失了自我,那些被她的恶行所害之人和家庭,又怎能不让人感慨?
至此,郑文巧一案,彻底尘埃落定,死是对她唯一的,也是最好的惩罚,对钱的执着,不是错误,真正错的地方,是用违反法律的方式赚钱,毒永远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涉毒之人,万死犹轻,郑文巧能得到如此下场,纯属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