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等关税"落锤后,中方的反制来的很快,特朗普连夜发声,措辞有了明显变化。原本希望对等关税政策能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特朗普,在政策刚刚落地后,就受到了冲击,现在特朗普有两个"名号",他不仅是全世界"麻烦的制造者",也是美国国内消费者"麻烦的制造者"。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激起全球不安反应)
特朗普走到这一步,完全是他咎由自取,之前已经强调过很多次,"对等关税"对美国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特朗普还要将中国列为主要对手,更是让他一个头两个大。
首先是美国的通胀压力加剧。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54%的累计关税,原先是20%,现在新增了34%,这推高了美国进口商品价格,增加了消费者负担。已经有测算数据被统计,若各国反制措施陆续施加,美国GDP可能下降1%。
(美国消费者抢购物资)
其次是美国农业与制造业受损。中国对美农产品加征关税,打击美国农业州,影响特朗普政治基本盘。此外,美国企业,如苹果、特斯拉依赖中国供应链,关税增加将提高生产成本,削弱全球竞争力。
还有一点在于,美国供应链出现混乱,就业市场有风险浮出水面。目前美国小企业因成本上升面临裁员风险,分析认为,各国反制可能影响800万美国民众的就业问题。至于关税成本,美国进口商会承担90%之多,而不是中国出口商受到影响。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堆放集装箱的货船)
这些道理在很早的时候,特朗普就该明白,可遗憾的是,特朗普并未醒悟,并且毫无意外,中方的反制来了,我们决定对美国同样加征34%关税,除此之外,还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不止于此,我们未来还能加速与东盟、欧盟的贸易,减少对美依赖。
在中方这一系列反制措施出台后,他连夜进行了表态,甚至也不管中方有没有回应,就只是一股脑的将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
(特朗普并未意识到错误所在)
他主要强调三点。第一,中美都会受到损失,可是中方受到的损失要多得多。第二,中方的态度并不好,让他无法接受。第三,美方会坚持下去,因为这是一次不容易的经济改革,最后的结果一定会被后人所铭记。
特朗普是什么意思?
首先他才是态度恶劣的那一个,既然他的对等关税让我们受到损失,难道还不允许我们进行反制?这是典型的"强盗思维"。
其次,美国近段时间遇到的问题有很多,但是特朗普似乎都没有进行言辞如此激烈的回应,更没有进行所谓的"坚持下去"的表态,这说明什么?他可能已经露了怯,现在美国出现的情况,让他万万没有想到,但是又不得不坚持下去,否则他的面子根本过不去。
那特朗普的态度与未来可能的行动会是什么呢?
在短期内,可能会有强硬态度,但又不得不面临国内压力,特朗普一直声称关税"让美国再次伟大",但美企已经强烈反对,称其"损人不利己"。还有就是,美国财长曾呼吁各国"不要报复",但中方迅速反制,就连美财长都想辞职不干。
(美财长贝森特曾警告特朗普,但提议被无视)
面对这些,特朗普很可能寻求谈判,比如他在3月曾派心腹参议员史蒂夫·戴恩斯访华试探缓和关系。
(特朗普心腹,参议员史蒂夫·戴恩斯访华)
若美国农业州抗议加剧,特朗普或调整策略,部分取消关税以换取中方让步。
总的来看,现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全球供应链动荡,但中国反制有力,美国承受更大通胀与政治压力。若特朗普不改政策,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必然会上升,可能迫使特朗普回到谈判桌。
哪怕特朗普不这样做,那未来中国将加速"去美国化"供应链,而美国若孤行单边主义,甚至可能加速全球去美元化进程。因此,未来走势取决于特朗普是否愿妥协,但中方已表明"奉陪到底"的决心,博弈仍将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