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能源出口几乎归零,特朗普终于知道怕了吗?他最近又说了些什么呢?

不知从何时起,"中美相处得很好"成了特朗普的口头禅。比如说,前些天的华盛顿人工智能峰会上,特朗普曾表示,"我们与中国相处得很好","我们关系很好,我们将拭目以待。我们与各国的关系都不错--这真挺令人惊叹的。"在这前一天,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会晤时,特朗普也曾表示,"我不介意菲律宾与中国相处得很好,因为我们与中国也相处得很好。"

特朗普为何反复强调"中美相处得很好"?这里有一个重要背景,那就是美国对华能源出口画了零蛋。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液化天然气和煤炭总量,几乎全部归零。其中,原油进口额从去年同期的8亿美元,直接跌到零,为近三年来首次。液化气进口额早在3月份就已归零,到6月份已经连续4个月为零。煤炭进口额则跌到了仅仅数百美元,而去年6月,这一数字超过9000万美元。

中国停止进口美国能源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关税。从2月10日起,原产于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都被加征15%的关税,原油、农机、皮卡、大排量汽车等则被加征10%关税。要知道,美国原油本身就有10%的关税,煤炭和液化气也分别有3%和10%的关税,再往上一加,综合税率直接从"1字头"变"2字头",价格竞争力直线下滑。更要命的是,4月份中美关税战爆发,双方一路互加"对等关税",原油、液化气和煤炭的税率最高达到了99%,进口商根本无利可图,中美能源贸易被迫中断。虽然后来中美签署日内瓦声明,不仅削减关税,还将部分新增关税暂停了90天,但剩余关税依然偏高,且未来政策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于是中美能源贸易就一直搁浅到现在。

如今中美第三轮贸易谈判即将开始,特朗普当然希望中国恢复进口美国能源,最好还进口一些农产品。但问题是,中国为什么要听你的?美国先挑起关税争端,中方反制说到做到。上半年的贸易冲突已经证明,高关税在短期内对中国没有太大威胁。因为美国进口商可以提前囤货,已经在海上的货物也不会被征收关税,除非特朗普能够咬牙坚持一年以上,否则高关税对中国出口经济并不会造成实质性影响。事实上,今年上半年,中国无论是出口总额,还是贸易顺差,都创了新高。主要原因就是关税暂缓之后,美国进口商疯狂囤货,几乎是想把下半年的货都买完。对于中国来说,即便美国重启关税战,结果无非是增加一点库存周期而已,中国的商品可以等,美国的通胀可等不了,美国人最后该买还是得买,甚至花的钱更多。

另外,中国还有稀土出口管制这个利器。中国的稀土堆在仓库里不会贬值,但是美国的高端制造业停产一天,就会造成巨额损失,时间同样是站在中国这一边。

经过半年的较量后,相信特朗普也看清了现实,不敢再狂了。中国短期内并不怕美国的关税制裁,靠关税逼中国转移产能,又需要很长的时间,通胀高企的美国根本拖不起。特朗普要想短时间内减少贸易逆差,只有扩大对华出口一条路,所以最近特朗普也想通了,AI芯片、半导体设备、工业设计软件等等都可以拿出来卖。但问题是,这些产品在中国也有竞争对手,而且还需要接受中美两国的安全审查,一下子卖出很多也不现实。

眼看中美谈判将至,特别是8月份美国大豆处于关键生长期,特朗普只能寄希望于原油液化气煤炭这些大宗商品。但是在俄罗斯原油的冲击下,美国能源产品在价格方面又毫无竞争力。美国财长贝森特为此专门提出,要在谈判期间,和中方好好聊聊俄罗斯和伊朗原油的问题。可还是那句话,中国为什么要听你的?特朗普手上已经没有足够可以要挟中国的筹码,至少短期内不行。他现在能想到的,恐怕只有通过说中国好话,出席大阅兵这种"打感情牌"的方式,才能取得中国的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