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3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访谈节目中强硬表态,称若与伊朗的间接核谈判失败,美军已做好"深入且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准备,以确保伊朗"永远不会拥有核武器"​​​。此番言论引发中东局势新一轮紧张。

谈判陷入"战略博弈"

4月12日,美伊双方在阿曼马斯喀特重启间接核谈判,这是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后的首次正式接触。赫格塞思称谈判"富有成效",但强调美国仍保留军事选项。他特别指出,特朗普政府虽"不希望动用武力",但已通过向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岛部署6架B-2隐形轰炸机等动作,向伊朗展示"远距离打击能力"​​。

伊朗方面态度强硬。外长阿拉格齐表示,谈判需在"无威胁环境下进行",并否认直接对话可能。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重申,美国若持续施压,"直接谈判毫无意义"​​。

军事威慑与反制升级

美国近期军事部署被解读为"极限施压"信号。B-2轰炸机可携带3万磅GBU-57巨型钻地弹,专门针对伊朗地下核设施​​。与此同时,伊朗革命卫队警告,美军在中东的5万驻军"如同玻璃房中的目标",并宣称拥有13500枚导弹,可覆盖所有美军基地​​。

伊朗媒体更直言,若美国发动军事行动,将对以色列和红海航运发动"毁灭性报复",并已通知伊拉克、科威特等周边国家,"开放领空支持美军将被视为敌对行为"​​。

国际社会担忧"失控风险"

联合国及多国呼吁双方保持克制。分析指出,美伊对抗可能波及叙利亚、伊拉克等国,甚至引发地区全面战争。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批评美国"军事威胁不可接受",强调外交解决才是正途​​。

当前,特朗普政府设定的谈判"最后期限"将至。若双方未能达成妥协,中东恐将陷入"高危对峙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