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联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韩国外长赵显将在9月17日前后访华,与王毅外长举行会谈。
不过,这一安排透着一股不寻常,一般来说,去年韩国前外长赵兑烈已经来过中国,接下来本该是中方按惯例回访才是。
可偏偏在赵显刚刚上任没多久,韩国就主动松口,说不用太在意谁先谁后的顺序,想让这位新任外长先到中国来。
韩国这份打破常规的主动背后,很大程度上是李在明政府对中方的迫切期待。
因为今年10月底,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在韩国庆州举行。
对韩国来说,能不能请到中方,这对韩国来说不只是面子问题,更是想借这个机会巩固中韩关系、提升庆州会议的国际分量。
不过,中方一直未就出席事宜给出明确回应,李在明心里估计也没底,这次突然打破惯例派韩外长访华,很有可能是想当面"探口风",希望得到中方一个答复,争取拿到准信。
从目前外界的预判来看,中方出席的可能性不小,若真能成行,届时特朗普也有望与中方在韩国碰面,这场APEC会议或许会成为中美韩三方互动的重要场合。
除了APEC议题,朝鲜半岛问题也估计会是此次中韩外长会谈的重点。
9月初中国纪念抗战胜利活动期间,中朝的互动中未提及半岛无核化,这让韩国和部分国际舆论产生担忧,生怕中国在半岛问题上的立场发生变化。
赵显大概率会在会谈中重申中韩在"半岛无核化"目标上的共识,同时恳请中方继续在缓和半岛紧张局势、推动对话协商中发挥作用。
除此之外,关于"中国在黄海中韩暂定措施水域自主建设构造物"这一情况,也可能成为双方会谈中探讨的议题之一。
有意思的是,就在韩国忙着准备外长访华时,美国那边,特朗普突然发文"安抚"韩国,这番动作显然不是巧合。
不久前,美国移民当局在佐治亚州的现代LG合资电动汽车电池工厂进行了突袭执法,一下子逮捕了470多名工人,其中大部分是韩国籍,美方给出的理由是"这些工人不具备合法身份"。
虽然后来工人被送回,但韩国工会要求美方道歉的诉求却没得到回应,李在明对此也警告"这可能打击韩国企业对美投资意愿"。
不难看出,美韩同盟看似紧密,却在经济利益上暴露出了明显裂痕,韩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安全感严重动摇。
针对这一情况,特朗普通过社交平台发文表态,明确表示美国对前来务工的外国工人持欢迎态度,绝没有要吓跑海外投资者的意图;
同时他还提出期望,希望外国企业能派遣专业人才赴美,帮助美国员工掌握复杂生产流程中的关键技术。
特朗普这番话能看出是说给韩国听的,试图缓解韩方的不满,避免美韩关系因"工人事件"进一步恶化,毕竟韩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对美国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重要意义。
特朗普的"安抚",也是在平衡美韩同盟与美国自身利益。
一方面,美国需要韩国企业的投资和技术,来推动本国制造业回流和新能源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也不想让经济摩擦升级为外交矛盾,毕竟在"对抗"中国、应对半岛问题等议题上,美国还需要韩国的配合。
但这种"事后补救"的表态,能否真正打消韩国企业的顾虑,恐怕还要打个问号。毕竟,美国此前在贸易、技术领域对盟友"出尔反尔"的例子并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