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物理学巨擘杨振宁先生走了!是物理界的一大损失。

施一公撰文怀念杨振宁,天不由人,错过了与杨先生的最后一面,他的精神在星河中闪亮。

翁帆在悼文中写道:杨先生离开的时候一定很欣慰。他的一生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有他多年的陪伴,我何其有幸!

作为杨振宁的妻子翁帆,说她很幸运。他们携手走过21年。

2003年,杜致礼去世。2004年,82 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步入婚姻殿堂。翁帆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研究生。

因一次接待,让杨振宁夫妇认识到了翁帆的优秀。那时是汕头大学英语专业的一名大一学生,才19岁,缘分就是这么奇妙。

翁帆爸爸接受采访时曾说,翁帆毫不顾虑年龄上的巨大差选择做杨教授的伴侣,照顾他的晚年生活,协助工作,是一种美德。就算作出一些牺牲也是光荣的。不难看出她爸爸也很豁达。

翁帆用21年的坚守和陪伴告诉世人,她的初心没变。她的思想本就是凌驾于你我之上,无法企及。

从82岁到103岁,这二十一年的相守,不仅把杨振宁照顾得很好,还考进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读博士,翁帆在不断提升自己,也为他的科研事业协助工作。

两个人都有许多共同兴趣和爱好,看书、弹琴、散步、旅游。

翁帆自述在一本书中自述道,杨振宁沒有教她物理的深奥知识,教她开车。在85岁时才把开车的任务交给她。说过他喜欢开车,在香港开车时的确有过危险。

想问问许多夫妻中,丈夫能够耐心教妻子开车的有几个?

最动人的爱情不是教你深奥的学问,而是在生活里耐心教你开车,护你一路平安。

他没教她物理,却教会她在人生路上稳稳驾驶,他们的爱,不在公式里,而在每一次方向盘的传递中。

其实爱就在一些生活细节里,我们都想着翁帆把杨振宁照顾得很好,其实杨振宁也会照顾翁帆。

有次翁帆生病了无法起床。杨振宁便喂翁帆吃。

还有一次在三亚酒店,为了不想开灯吵醒翁帆,杨振宁去洗手间看书看报。翁帆醒来后对杨振宁说"你可以开灯的"。

其实杨振宁早就给翁帆安排好了退路,让她无后顾之忧。

他对翁帆曾说将来他不在了,支持她再结婚。翁帆听后不悦。

杨振宁回复了一句高情商的话:我赞成你将来再结婚,是年纪大的杨振宁讲的,年纪轻的杨振宁,希望你不再结婚。

翁帆也慢慢懂了他这份心意。

杨振宁说,如果自己有一天离开了,他赞同翁帆再嫁给别人。他主动不要孩子,不愿意在自己去世后,让翁帆独自照顾孩子。这两个决定里不想让她受疼。

如今杨振宁离她而去,这份爱依旧不会褪色。

杨振宁总说翁帆是上帝给我的最后一份礼物,翁帆也说是杨振宁塑造了现在的她,给了她一个纯净的世界。

二十年过去了,杨振宁先生安详离去,而翁帆,非但没有变成人们想象中那个憔悴的中年妇女,反而越活越通透,越活越年轻。

你看她最近的照片,48岁的年纪,皮肤状态好得惊人,脸上线条柔和,眼神清澈。这不是靠什么昂贵的护肤品能堆出来的,而是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松弛感和幸福感。普通的中年女人,谁的脸上没刻着几道关于孩子、票子、房子的愁纹?谁的眼里没有被一地鸡毛磨出来的疲惫?

翁帆没有。她的世界似乎很简单,干净得像一汪清泉。

"都说翁帆把杨振宁照顾得好,可谁又看懂了,是杨振宁把翁帆养得多好,48岁的人,脸上竟然没有一丝风霜。"

这才是这段关系里,被大多数人忽略的真相。杨振宁用他最后二十年的生命,为翁帆撑起了一把巨大的保护伞,把所有世俗的风雨都挡在了外面。他不是在消耗她,而是在用自己的智慧和人生阅历,精心"喂养"着她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