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韩三国举行的"自由护盾2025"联合演习,以虎头蛇尾的形式匆匆收场。美国清楚地知道,中东地区的硝烟已经再次燃起,再不从东亚地区撤军,美国和美国盟友以色列的损失只会更大。
美国"政治新闻网"指出,此前在东海与日韩联合演习的"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即将转场中东,与已在红海部署的"杜鲁门"号航母形成双打击群。
这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首次在中东部署双航母,距离2024年9月"林肯"号与"罗斯福"号双航母威慑伊朗仅隔半年。两艘航母合计携带超过150架舰载机、万吨弹药及上万兵力,其战略意图直指伊朗。
值得注意的是,五角大楼同步延长"杜鲁门"号部署期限至少1个月。该航母去年12月进入中东后,已执行数十次针对也门胡塞武装的空袭任务。
美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3月23日透露,美军近期成功摧毁胡塞武装导弹指挥部、无人机工厂等关键设施,但代价是75%美籍商船被迫绕行非洲好望角,每天损失超百万美元航运成本。
此刻增派航母,既是对胡塞持续袭击的强力回应,更被外界视为对伊朗的"隔山打牛"式威慑。
面对美军压境,伊朗展现出强硬姿态。外长阿拉格齐3月23日通过社交媒体明确表态,"伊朗已做好战争准备,但绝不主动求战。"
这番发言的背景,是哈梅内伊在伊朗新年讲话中警告美国:"用威胁永远不会从伊朗得到任何东西,邪恶行为将换来严厉耳光。"伊朗两大高层接连发声,既是对美军部署的及时回应,也暗合伊朗"以战止战"的战略传统。
近期,伊朗已经完成了多项备战工作,与中俄两国在波斯湾入口处等地举行了联合军事演习。
更值得关注的是,伊朗与胡塞武装的联动日益紧密。美军截获的情报显示,胡塞使用的弹道导弹导航系统中,"发现伊朗军工企业的技术模块"。
伊朗之所以开始做最坏准备,是因为特朗普早已对德黑兰发出战争威胁。上个星期,媒体曝光特朗普致信哈梅内伊,要求两个月内签署新核协议,否则"考虑军事选项"。
这封被伊朗称作"充满语法错误"的信件,实质是特朗普政府"极限施压2.0版"的缩影,通过双航母编队直接威慑伊朗,切断伊朗石油出口通道,同时以"最后通牒"倒逼谈判。
但德黑兰显然不吃这套。阿拉格齐在采访中直言,"伊朗不关心特朗普的期望,只做符合伊朗利益的事。"
总的来看,当前局势与2020年苏莱曼尼事件的背景,有着相似之处,但存在一些新的变量。一方面,胡塞武装首次具备打击印度洋船只能力,迫使美军扩大护航范围;
另一方面,伊朗已经两次用大规模导弹袭击了以色列,证明伊朗有对美以"掀桌子"的能力。特朗普政府"以压促变"的策略,恐怕很难在伊朗身上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