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了称霸世界,苦心经营出了一套旨在收割世界财富的所谓"石油-美元体系"。包括中俄在内的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可谓是深受其害。
为了摆脱美元霸权的桎梏,中俄两国也做出了大量的努力。
而近期,正在京进行友好访问的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已经公开对外宣布了一个重大"战果":中俄两国在"去美元化"领域已经再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近期,为了发展对华友好合作,促进中俄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和其他领域的交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已经抵京进行了友好访问。
要知道,就在不久前的八月底九月初,俄罗斯总统普京刚刚对华进行了一次长达五天的友好访问。
在短短的不到两个月时间内,俄方高层接连访华,这无疑意味着俄罗斯对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
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在访华期间,还得到了中方高层的接见,这说明中方对俄总理的到来也是非常重视的。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米舒斯京与中方会面之际,俄总理还在华高调宣布了一个极为重大的好消息,米舒斯京称:美元和欧元在中俄贸易结算中的份额,已经降至"统计误差水平"。
其实这两年关于中俄本币结算的消息一直都不少,尤其是俄方那边,数据口径一直在升级。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由于西方制裁,俄罗斯开始在对华贸易中使用人民币和卢布,取代美元和欧元。

根据俄方的说法,整个2022年,中俄贸易本币结算占双边贸易的比例为50%,其中石油贸易的结算90%以上使用本币。
而到了2023年底,时任俄罗斯第一副总理别洛乌索夫表示,中俄近95%双边贸易使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2024年,这一数据提高到了"95%以上"。
而这次米舒斯京来中国,则首次给出了"降至统计误差水平"这一新说法。
按照字面意思推测,至少中俄之间贸易的本币结算额度,很有可能会达到"无限接近"100%的水平。
这对中俄两国,乃至整个世界经济而言,都是一个及其强烈的信号,会对全球经济格局造成极大的影响。

首先来说,我们知道,美国通过所谓"石油美元体系",已经使得自己的货币和经济与世界经济进行了绑定。
各国之间的货币理论上只能在自己境内流通,要想进行世界贸易,那么就必须将自己手中的货币换成美元。
这使得美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之中占有了极大的优势,甚至可以利用所谓的"美元潮汐"去收割世界财富,曾经席卷东南亚的亚洲金融风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如今,中俄两国越来越多的开始采用本币结算,这显然意味着中俄在未来有可能能够摆脱对美元的依赖,甚至可以对中俄两国建立互相之间的经济内循环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契机。
其次,这一趋势,还大大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客观上说,由于中俄两国之间的经济规模有着巨大的差距(中方的经济规模是19万亿美元,俄罗斯仅有2万亿美元左右),再加上俄罗斯主要还是一个以输出能源、木材和粮食为主的资源型国家。

因此,中俄之间的经济合作,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拥有极大的好处。
根据相关资料的统计,如今俄罗斯的外汇储备中,人民币占比已经超过40%;很显然,在俄罗斯人民币已经越来越多的不再只是一个"结算工具",而是一种可靠的"储备货币"。
并且,由于俄罗是客观上的世界大国。因此,俄罗斯此举还影响到了别的国家。
比如我们知道,就在不久前,俄罗斯已经开始要求印度国有炼油厂以人民币结算俄石油的款项。

美元之所以可以成为所谓的"世界货币",原因就在于美国通过威逼利诱等不正当手段和扶持以色列这个打手,实际上掌握了中东产油国的命脉。
而俄罗斯其实是一个不亚于中东的资源宝库,若是俄罗斯全面推动石油人民币结算,再把石油储量世界第一,比沙特石油还多的委内瑞拉拉进来。
那么未来在中、俄、委等国的联手推动下,中方建立全新的石油-人民币体系,其实也同样未可知。

当然,中俄两国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与中俄两国之间特殊的经济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俄罗斯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出口国之一,中俄两国经济结构高度互补。
中国工厂内生产的产品,俄罗斯人都喜欢,俄罗斯地里挖出来的东西,中国也都想要。
这样的经济循环是非常健康的,这也是中俄经济这条大船,一直能够砥砺前行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