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已无路可退,对中美俄提出一个不情之请,希望大国介入调停印巴,中方此时该出手吗?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
自从克什米尔恐袭事件发生以来,短短10多天的时间里,印巴局势呈现螺旋式升级,种种迹象表明,印度在为开战做打算,而巴基斯坦也做好了接招准备,双方谁都不想先服软。
其实从一开始,巴基斯坦是没想真跟印度开打的,一方面是巴基斯坦的经济现实摆在这里,要是贸然跟印度开战,又要劳民伤财,不利于局势稳定;
另一方面,这次的克什米尔恐袭事件疑点重重,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就呼吁国际社会展开中立调查,不想将这件事放到印巴领土矛盾上来处理。
然而莫迪政府不由分说的就把帽子扣到了巴基斯坦头上,并且采取了一连串的报复措施,先是掐断了位于印度河下游的巴基斯坦的水资源供应,之后又不打一声招呼就开闸放水。这一系列动作,很显然不是冲着解决问题来的,而是扩大两国民间的矛盾。
为了避免局势升级,巴基斯坦方面只有请联合国出面,并且呼吁中美俄等大国介入,防止印巴兵戎相见。
联合国安理会
但与此同时,巴基斯坦也不忘继续展示自己手中的战略底牌,强调"不排除动用核武自卫"。并且在5月3日当天,巴军方还试射了一枚短程弹道导弹,强调捍卫主权的决心。
那么,都到这个份儿上了,印度为何还执着于炒作冲突呢?这其实和当前印度的国内外环境有关。对于莫迪政府来说,通过报复巴基斯坦,煽动民粹情绪,可以进一步巩固自己作为"铁腕总理"的形象。
而这样做或许出于两个目的,第一是挽回印度在关税问题上向美国让步损失的颜面。从特朗普上台之后,莫迪就曾作出许多尝试,希望美国放弃对印度加征"对等关税"的想法。
为此,莫迪甚至还大老远亲自跑了一趟华盛顿,跟特朗普签了"城下之盟"。然而这一系列示好的举动,显然并没有打动美国,特朗普想要的还有更多。
面对美国的关税讹诈,一向以"强硬"著称、高喊"独立自主"的莫迪,却一改强硬姿态,而是果断选择放弃抵抗。
莫迪和特朗普
随着美副总统万斯到访新德里,当面催促莫迪尽快达成协定之后,印度已经决定在本轮关税谈判中,对美国让步了。
可想而知,如此高昂的关税,不仅会冲击印度的进出口经济,还将对莫迪政府的民意支持造成不小的影响。
为了挽回颜面,印度不敢反抗美国的关税施压,只能拿邻国巴基斯坦开刀了。这也就注定了,本轮克什米尔袭击事件,会被莫迪政府拿来当做对巴基斯坦发难的借口。
至于第二个目的,则很显然是趁机压制印度国内的反对派。尽管莫迪顺利开启了新一届任期,但是他领导的印人党,却未能在国会中拿到过半数席位,反而让竞争对手--国大党完成了逆袭。
印度国会
而莫迪最大的政治对手--现如今的印度国大党领袖拉胡尔·甘地,顺理成章的当选为国会下院反对党领袖,极大制衡了莫迪的施政灵活度。
去年12月份的时候,反对派联盟还提出申请,弹劾跟莫迪关系密切的印度副总统丹卡尔;紧接着,被视为"莫迪密友"的印度富豪阿达尼也因涉嫌行贿在美国被起诉。执政党将这一系列事件的矛头指向反对派,认为是其配合外部势力对莫迪政府进行打压。
而为了让自己大权独揽,不排除莫迪打算铤而走险,通过挑起一场外部冲突,来延续自己的统治。
毕竟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都是通过组建战时内阁,实现了权力的集中和延续,所以印度效仿这类做法,也并非没有可能。
印度曾主办G20峰会
但就莫迪当前的支持率来说,他在印度民间颇有威望,还犯不着走到这一步,所以印巴这场对峙预计不会持续太久,否则双方都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