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受德国汽车行业持续低迷的影响,拥有悠久历史的德国格哈迪塑料技术公司近期不幸申请了破产。资料显示,这家成立于1796年的企业,是欧洲汽车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业务范畴涵盖数百家小型制造商。格哈迪塑料技术公司起初以金属制品生产为主,后随着欧洲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成功跻身汽车行业,成为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的指定供应商,专注于生产安装在奔驰轿车格栅中央的标志性塑料三叉星车标。然而,面对汽车制造商为应对销售疲软和电动汽车转型挑战而大幅削减产量的,格哈迪塑料技术公司上月不得不宣布破产,导致其1500名员工面临未知的未来。
外界普遍认为,欧洲经济疲软、通胀高企,以及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所带来的成本激增等多重因素,正对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造成巨大冲击,迫使其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亟需通过降低成本来维持运营。特别是进入2024年以来,德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巨头裁员动作频频,众多头部供应商相继加入裁员大军。
与此同时,汽车制造商也在积极应对欧洲市场销售放缓的挑战,包括大众汽车和Stellantis在内的欧洲大型汽车制造商纷纷加快削减成本的步伐,并努力安抚工会情绪。相较于整车企业,处于产业链更下游、地位相对弱势的欧洲零部件企业则纷纷宣布大规模裁员计划。
其中,博世集团于11月底宣布,将在2027年前裁员5550人,其中德国本土将削减3800个岗位,主要涉及跨域计算解决方案部门,该部门负责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裁员比例高达五分之一。此外,负责电动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希尔德斯海姆工厂也将裁减750个岗位。博世在声明中表示,未来技术市场的发展态势与公司预期存在偏差,辅助驾驶系统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当前该领域的多个项目已被整车企业暂停或取消。
此前,采埃孚也宣布了将在2028年前裁员1.1万至1.4万人的计划,裁员范围主要集中在德国本土,相当于其本土员工总数的四分之一。与此同时,采埃孚还计划对全德范围内的36个工厂进行整合。10月30日,采埃孚进一步细化了裁员方案,确定将在萨尔布吕肯驱动和底盘工厂裁员1800人,并关闭德国北威州的两座工厂。
作为全球第二大汽车供应链企业,大陆集团则通过拆分计划寻求新的发展路径。12月13日,大陆集团正式决定实施汽车子集团拆分计划,按照规划,该计划预计将于2025年3月获得监事会批准,并于2025年4月25日提交至年度股东大会进行审议,整个拆分计划将于2025年底前完成。
大陆集团的大股东舍弗勒集团同样未能幸免。11月5日,舍弗勒宣布将在欧洲裁员约4700人,其中德国本土将裁减约2800个岗位,同时关闭英国谢菲尔德和奥地利Berndorf的两座离合器与轴承工厂,相关产能将转移至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
此外,其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纷纷采取裁员或关闭工厂等措施以应对困境。法雷奥在11月末宣布将在法国8座工厂裁员868人,欧洲范围内裁员规模超过1000人;轮胎供应商米其林也于11月宣布关闭两座法国工厂,导致超过1250个工作岗位面临威胁;被誉为欧洲"宁德时代"的瑞典动力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则在9月宣布裁员1600人,并于11月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
毋庸置疑,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型对于所有大型零部件供应商而言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其带来的成本投入巨大。同时,在转型初期,电动汽车业务的利润尚无法与传统燃油业务相提并论。在欧洲电动化趋势放缓的背景下,零部件供应商的订单量也随之减少。因此,有业内人士预测,下半年德国汽车供应商的破产数量或将进一步攀升。由于内燃机技术需求下降或推迟,以及能源价格附加费和通胀补偿等因素带来的压力,传统驱动技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