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当地时间1日,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欧盟计划效仿美国和加拿大的做法,对中国进口钢铁采取行动。

据两名了解会谈情况的人士透露,在周三召开的紧急会议上,欧盟工业战略专员斯特凡纳·塞茹尔内(Stephane Sejourne)向行业高管及工会承诺,欧盟委员会将"把外国钢材进口配额削减至(2024年水平的)一半",并"参照美国和加拿大伙伴的举措,大幅提高关税",对外国钢材征收最高50%的关税。

据悉,作为产业回流计划的一部分,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对进口钢材征收了50%的关税。加拿大政府近期也对未与其签署贸易协议的国家实施了进口限制。

这些人士补充说,塞茹尔内在会上称,新规不会设置时间限制,这与明年到期并征收25%关税的现行保障措施制度不同。他还特别提及中国,声称欧盟绝不能继续"天真","我们拒绝无限制地对外国产能过剩敞开市场,也拒绝接受因大规模补贴而产生的倾销价格"。

不过,新法规需获得欧洲议会及欧盟成员国的多数票批准。尽管法国及其他10个成员国已提议实施这一措施,但部分国家仍担忧,此类限制可能加剧通胀,并削弱钢材下游产品制造商的竞争力。代表汽车制造商的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已就该措施的影响发出警告,并要求将其设为临时措施且允许重新评估。

上周,德国方面也对此表示"谨慎态度"。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拉尔斯·克林拜尔(Lars Klingbeil)当时表示,他实际上支持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但又话锋一转声称,考虑到中美两国的产业政策,"我们不应天真"。

当地时间2025年7月4日,德国西部杜伊斯堡,蒂森克虏伯钢铁厂。 视觉中国

报道还提到,欧盟希望此举能让华盛顿满意。欧盟正采取行动阻止中国钢材涌入全球主要市场,以换取美国降低对欧盟的关税。

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担任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高级官员的佩恩·格里芬(Payne Griffin)表示,欧盟需让美国相信,欧盟不会成为中国金属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通道"。

格里芬指出:"美国政府对钢材谈判中的原产地规则极为重视,他们将非常严格地确保所有符合任何免税或关税配额程序条件的钢铁,均完全产自协议受益地区。"

但部分欧盟成员国及行业警告,限制低价进口钢材可能会推高商品价格。无视多方担忧,塞茹尔内傲慢表示,"少数利益群体"可能会试图阻挠该举措,他要求各方予以支持以"克服阻力"。

综合路透社报道称,本月早些时候,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曾放风称,由于全球产能过剩导致利润率下降,且使欧洲钢铁行业推进脱碳投资变得更加困难,欧委会将提出一项新的钢铁进口限制措施,以保护国内生产商。

她补充称,欧委会将提出一项新的长期贸易工具,以取代即将到期的钢铁保障措施。根据全球贸易规则,欧盟无法将现有的钢铁保障措施延长至2026年中期之后。

根据欧洲钢铁工业联合会(Eurofer)的数据,2024年欧盟进口钢铁量为2800万吨,占总销量的四分之一,这一进口量是2012/13年度(中国成为主要出口国)进口量的两倍。此外,受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欧盟预计每年对美出口的380万吨钢铁将大幅减少。法国以及包括意大利和西班牙在内的其他10个欧盟成员国,希望引入类似美国的"熔炼和浇注"规则,以防止中国钢材经由第三国绕过关税进入欧盟市场。

路透社援引据分析师预测称,今年中国钢铁出口预计将创历史新高,增长幅度在4%至9%,出口总量或达1.15亿吨至1.2亿吨。

英国《金融时报》此前指出,早在特朗普今年早些时候对欧盟输美钢铁产品征收50%关税之前,面对来自中国进口产品的竞争和高昂能源价格,欧洲钢铁行业就已经举步维艰。特朗普对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还引发更多从美国市场转移而来的低价钢铁产品将涌入欧盟的担忧。

自9月初起,在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和特朗普高额关税的压力之下,部分欧洲钢铁制造商敦促布鲁塞尔方面对所有进口钢铁产品征收类似美国的关税,并警告称该行业面临崩溃的风险。

"我们需要保护,否则我们的钢铁行业将无法生存。"德国蒂森克虏伯钢铁部门监事会主席伊尔斯·亨内(Ilse Henne)当时表示,汽车制造业等其他欧洲关键产业依赖于欧洲本土制造的高质量钢铁。

报道称,作为德国工业实力支柱之一的蒂森克虏伯及其钢铁部门,目前正处于艰难的重组阶段,该公司已宣布计划削减钢厂产能,并裁员1.1万人。

亨内拒绝透露她认为适合对进入欧盟的钢铁产品征收的关税水平。此前,法国和其他10个欧盟成员国曾建议,若钢铁进口量超过特定配额,便征收50%的关税,以期将欧盟钢铁进口量减半。

对于中欧贸易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表示,中国的发展和开放给欧洲和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风险。保护主义解决不了欧盟的问题,保护的是落后,失去的是未来。中欧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都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应该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具体经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