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购战机"隐形",自制潜艇"跳票",赖清德竹篮打水
民进党当局企图"以武谋独",耗费巨资向美国采购武器装备,但岛内近日发现,民进党当局于2020年向美国采购66架F-16V战机,总经费2467亿余元(新台币,下同),不过至今仍一架都没交付;另外,耗资500亿自制的"海鲲"号潜艇原定11月交舰,但至今仍未完成海测,外界忧心进度再度延宕。
近日一段改编自经典歌曲《隐形的翅膀》的网络歌曲《隐形的战机》,在岛内疯传。歌词提到:"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架隐形的战机,带我飞,飞过绝望。"而常在网络上评论时事的台湾医师苏一峰不禁表示,给了2000亿还拿不到一架飞机、花了500亿还拿不出一艘潜艇,民进党的无能到让人觉得可怕。
赖清德的鲁莽无能形象,还在国际舆论场上蔓延。美国知名军事政治杂志《国家利益》11月3日刊出专文《台湾潜艇困境的教训》,直指台湾潜艇自制计划陷入管理不善、资源不足与合约内斗,导致台军战力堪忧,这对美国而言并非好消息。国民党籍民意代表陈菁徽注意到,近来国际主流媒体,纷纷批评赖清德"台独"立场与偏执作风,使两岸风险不断升高。她痛批,赖当局面对外界质疑,只会推责大陆,连军人加薪都不愿意,这种"嘴炮治台"的做法,只会让台湾更危险。

自制潜艇跳票
台当局"潜艇自制"原型舰"海鲲"号,无法如期于今年11月底交舰,针对进度延宕原因,台防务部门11月3日报告首次承认"造舰系统整合不易",目前待执行"主机与电力管理系统"及"整合式综合管理系统(IPMS)"等两大系统调校,待达成潜航条件后,即执行海上测试作业。
依照合约,"海鲲号"须于11月交付台海军,且必须完成浮航、浅水潜航、深水潜航等测试,也须完成操雷射击验证,但负责建造的台船公司无法达到上述目标。台防务部门10月20日首度松口称,潜艇建造若是首次自制,国际上一般是7年,也有地区花16年才完成,"海鲲号"建造时程安排"确实没有理解现实可能遭遇的困难"。

台当局自制"海鲲"号潜艇。
多名台湾退役海军潜艇将校都认为,"海鲲"号的问题相当大,把6部主机塞在潜艇的狭小空间里,会增加操作与维修的复杂性,"全世界没有这样造潜艇的"。"海鲲"号此前出海时可能使用的是电瓶而非主机,也不符合常理。通常常规潜艇在浮航时使用柴油主机,吸入空气、排出废气,一方面为电池充电,一方面可直接推进。在此期间,柴油主机运作时会产生大量废热与水蒸气冷凝水,并伴随冷却水与排气,因此潜艇艇艏或艇体中部附近会冒出气泡和水花。但"海鲲"号出海时,这些特征都没有,因此更可能是用电瓶而不是主机推进。
有台湾媒体透露,"海鲲"号的麻烦多多。例如配套采购的商用通信系统,在潜艇下潜时可能会因巨大压力导致设备损坏,只能放入防爆箱中,而潜艇出海时需要关闭防爆箱,暂时只能用无线电。但在作战状态下又必须保持静默,"无线电一样也不能使用"。此外,该潜艇采用的6部发动机是商用型号,更是被批"天方夜谭的做法和灾难",不但会造成作战能力不足、操作和保养复杂等问题,而且噪音可能会大到"连太平洋的另一岸都监听得到"。

浮动船坞上的台湾"海鲲"号潜艇。
台海军前顾问郭玺直接表示,"海鲲"舰海测延宕的主因在于整体平台管理系统出现问题,导致战斗系统信号无法传送至鱼雷管,如今原型舰制造团队大多已离开,后续舰建造成本势必上升,"自制潜艇"计划恐"寿终正寝"。台湾《联合报》的社论也认为,岛内明年年度预算书也透露出"不祥信息":"海鲲"号原应编列9.1亿元,却只编1.45亿元;后续7艘量产舰原应编列170亿元,只编列119.5亿元。这显示潜艇计划遭遇严重阻碍,付款期程大幅延后,"曾被蔡英文当局捧成头号成就的潜艇计划,已露出烂尾兆头"。
外购战机"隐形"
岛内外购武器也状况频频。台当局2019年度提出新式战机采购特别预算,向美国采购66架F-16V战机与相关系统、装备,总经费2467亿元,美方至今迟迟未交机。台空军急需这批新机,以取代老化且事故频传的法制幻影-2000战机,这款战机目前已有超过一成损毁于各类意外事故。

台军幻影-2000战机。
台军迟迟等不到订购战机,引发台湾社会不满。国民党籍民意代表吴宗宪嘲讽说,F-16V不止雷达看不到,现在连肉眼都看不到,可说是"匿踪"(隐形)的最高境界,值得"致敬"。民众党主席黄国昌则讽刺称,每次民进党只要拿"特别预算"做军购,谁都不能够反对,否则一定会被说是"间谍"。然而过去同意2400亿多元买战机,钱都付了,一架都没拿到,"有人这样买东西、做生意的吗?"
为何美国无法准时交货F-16V?台湾学者谭传毅认为,主要原因有三:第一,美国军工企业稀土原料遭中国限制而短缺,影响到F-16V的雷达、发动机及电子战系统;第二,美国军工复合体产能与供应链严重不足;第三,其他地区例如乌克兰和以色列的优先等级更高。谭传毅认为,台湾无论是自制或外购,军备发展这条路肯定要黑了。
岛内民众不愿做"台独"炮灰
武器不断出包,岛内民众更是不愿当"台独"炮灰。台湾嘉义一营区近日又发生一起逃兵事件,台陆军步兵第101旅一名二兵阿源(化名),入伍不到一个月就萌生脱逃念头,深夜从寝室窗户跳下,换上便装后翻越施工围墙逃出营区,长达18天未归。法院审理后,判处其有期徒刑5个月,可易科罚金(以罚金代替刑罚)。
台媒此前有报道称,自2019年至2024年台军事机关移送侦办军人逃兵案共48件。年轻人拒服兵役的根本原因恐怕是不想当"台独"炮灰。岛内名医沈政男10月21日曾在《中国时报》撰文称,台湾人从来不把当兵视为爱台湾的行为,当然就会有不少"闪兵"。

台军士兵资料图。
而据台媒"美丽岛电子报"最新民调显示,53.2%不同意"若有必要愿为台湾牺牲生命"的题项。民调还显示,针对"如何维护台湾安全、防止战争爆发"议题,58.3%受访者支持"恢复两岸谈判与放宽民间交流",仅28.2%赞成"增加军购预算强化防务"。
对于此民调结果,陈水扁办公室前主任陈淞山撰文指出,这反映出台湾社会整体"畏战情绪"升高,"愿为台湾一战"的决心明显下滑,更多民众倾向相信两岸仍可维持和平发展。同时,多数台湾民众已不认为"多买武器"能保障安全,也不信任所谓"倚美抗中"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