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近期爆发的印巴冲突、巴阿冲突其实都未能完全解决各方之间存在的问题,反而是加深了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塔利班之间的仇恨,新的冲突已经在南亚次大陆酝酿,巴基斯坦国防部长甚至直截了当地表示该国目前正处于战争状态。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巴基斯坦不趁此难得的时间窗口"大打一仗"的话,那么整个巴基斯坦可能都会陷入"国将不国"的悲惨境地。
11月11日中午,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G-11区地方法院外,一名自杀式袭击者身着炸弹背心,试图闯入法院大楼未果,转而在一辆警车旁引爆炸弹。爆炸造成至少12人死亡、27人受伤,死伤者多为安保人员与平民。法院外浓烟滚滚,火焰吞没车辆,目击者称"数公里外都能听见巨响"。毫无疑问,这是对巴基斯坦国家主权的直接宣战。

袭击事件现场
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是巴当局的所在地,爆炸事件发生的地点,还正好位于巴基斯坦首都法院。很显然,策划实施此次事件的组织或势力,就是为了借此事件向巴基斯坦方面发出直接挑衅,这显然会让巴当局极为恼火。需要指出的是,巴基斯坦方面已经指出,策划实施此事的,是臭名昭著的所谓"巴基斯坦塔利班"武装,这一下子又将"塔利班"这三个字推上了风口浪尖。
遭遇如此痛击之后的几小时内,巴国防部长赫瓦贾·阿西夫就在社交媒体上直言--"巴基斯坦正处于战争状态。"总理夏巴兹·谢里夫下令彻查,并明确将矛头指向"巴基斯坦塔利班"。很显然,随着巴基斯坦总理、国防部长的接连发声,巴基斯坦接下来很有可能会对"巴塔"组织全面开战,这显然会给南亚局势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那么既然如此,巴基斯坦为何非要打这场仗不可呢?

首先,是所谓的"巴塔"组织实在是太过于猖狂,针对性也已经越来越强。就在伊斯兰堡恐怖袭击事件爆发的前一天,巴基斯坦军队刚刚击败了巴塔组织对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一所军校袭击事件,并成功消灭了20多名恐怖分子。结果,巴铁军队刚刚取得了大捷,转头巴首都就发生恐怖袭击,这显然说明,这帮恐怖分子是在对巴基斯坦进行蓄意报复,他们根本就不怕与巴基斯坦当局爆发全面冲突。
其次,所谓的巴基斯坦塔利班,已经多次与巴基斯坦军队、安全部队、警察部队爆发过冲突,并且巴塔也经历了多次巴军队的进攻和围剿,但是至今还是屹立不倒。如果巴基斯坦当局不尽快全面消灭巴塔,那么巴塔未来几乎必然会继续对巴基斯坦发动新的疯狂进攻,这是巴当局所难以容忍的。

第三,巴塔的恐袭范围也有扩大的迹象。此前,活跃在巴基斯坦-阿富汗边境地区的巴塔武装组织,发动袭击的位置基本都还是局限在巴边境地区附近,几乎极少在巴首都腹地发动袭击。很显然,这说明巴塔组织对巴国的渗透在加强,其势力很有可能也已经越来越大,若继续放任,恐怕会有"尾大不掉"的风险。

最后,与所谓的"俾路支武装"不同,俾路支武装的最大目的,是策动俾路支"独立",而巴塔则是想要推翻伊斯兰堡当局,建立一个酋长式的封建国家,可见,从危害上说,巴塔的危害性比这个俾路支武装更大。
要彻底消灭巴基斯坦塔利班,就不得不与阿富汗塔利班打交道。虽然阿富汗塔利班多次声明,自己与巴基斯坦塔利班没有任何关系,同时也无法约束巴基斯坦塔利班的行动。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不过是阿富汗塔利班的托词而已,实际上,正是由于不满阿富汗塔利班对巴塔的包庇,巴基斯坦才在忍无可忍之下,对阿富汗发动了大规模袭击,而双方之间的关系,至今也没有回复。

11月7日,巴国防部长阿西夫对外宣布,巴阿两国代表团6日至7日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新一轮会谈已无限期搁置,双方未达成任何协议。阿富汗方面尚未就此次会谈情况作出回应。很显然,巴铁和阿塔已经"谈崩了",在当前的情况下,巴基斯坦若持续对巴塔发动进攻,若阿富汗要插手的话,那么巴基斯坦几乎必然会将阿富汗列为打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