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盘后,北方稀土与包钢股份双双发布公告,宣布将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19109元/吨(干量,REO=50%)。

相比二季度18825元/吨的价格,此次环比上调284元/吨,涨幅1.51%。

这一调价动作延续了近一年的上涨趋势。自2024年第三季度以来,稀土精矿交易价格从16741元/吨持续攀升,累计涨幅已达14.14%,实现连续四个季度环比上涨。

01 业绩井喷

在宣布调价的前一天,北方稀土刚刚披露了一份令市场震惊的业绩预增公告。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亿至9.6亿元,同比增长1882.54%至2014.71%。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更为亮眼,预计达到8.8亿至9.4亿元,同比增幅高达5538.33%至5922.76%。

这一业绩爆发源于多方面因素:上游原料供应收紧、下游消费需求增长、以及公司自身的战略调整。

市场对此反应迅速而热烈。7月10日A股收盘,北方稀土股价强势封涨停,报收27.01元/股,总市值逼近千亿大关。包钢股份也同步上涨4.4%,市值攀升至860.48亿元。

02 涨价背后的推手

供应端收紧成为价格上涨的首要推手。美国矿进口停滞,缅甸矿受雨季影响进口量下降,国内分离企业生产稳定但金属厂部分减产,导致市场现货供应整体偏紧。

与此同时,下游需求却在全面复苏。今年4-5月,受国际环境影响稀土价格曾短暂回落,但随着国家政策明朗化,行业关注度迅速回升。

目前正处于稀土永磁材料的传统消费旺季,7、8月份的需求增长进一步推高了价格。

政策因素也在重塑全球稀土贸易格局。今年4月4日,中国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对镝、铽等7类物项限制出口,引发海外供应链恐慌,导致欧洲镝、铽价格暴涨,国内外价差一度超过3倍。

尽管5月份磁材企业陆续获得出口许可证后出口逐步恢复,但价格上涨势头已然形成。

03 价格走向何方

展望未来,多家机构认为稀土价格上涨趋势仍将持续。国投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稀土整体配额同比增速将放缓。

在需求端,新能源车、风电、家电等领域需求持续高增,特别是人形机器人领域正迅速成为高性能钕铁硼的重要应用市场。

国投证券预计,未来全球镨钕氧化物市场将出现需求缺口,镨钕价格有望持续上涨。随着出口逐步恢复,国内外中重稀土价差有望收敛,国内氧化镝、氧化铽等产品价格面临上涨压力。

中信建投的分析进一步佐证了这一观点。该机构指出,参考此前国内对锗、镓、锑等金属实施出口管制后的价格走势,在出口管制初期国内价格多呈下跌或持稳状态,而海外价格快速上涨。

随着出口许可发放,金属出口逐步恢复,国内价格将锚定海外高价上涨,内外价差以国内上涨的方式收敛。

04 战略资源价值凸显

稀土作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其战略价值在全球贸易格局变化的背景下愈发凸显。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37%,产量占比超60%。

特别是在中重稀土领域,中国拥有全球80%以上的重稀土储量。这种资源禀赋优势使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占据核心地位。

随着关税博弈加剧和贸易冲突预期升温,稀土的战略资源属性更加突出。在新能源车、风电、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稀土作为关键原材料,其价值重估已成必然趋势。

头部企业凭借资源整合能力和合规优势,正主导行业格局重构。

资本市场已经作出反应:北方稀土总市值逼近千亿,7月10日当日成交额高达78.43亿元。国投证券预测,随着出口逐步恢复,国内外中重稀土价差有望收敛,国内氧化镝、氧化铽价格将跟涨。

新能源车、风电、家电需求持续高增,人形机器人正成为高性能钕铁硼的新增长点,头部磁材企业已开始接收量产订单。稀土的绿色,已成为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核心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