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姚:特朗普瞄准"更大更好"协议,中国式定力是关键
直新闻: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表示,美国可能会与中国达成新贸易协议,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0日也回应了法新社记者的提问,管先生,您对此有何特别观察?
特约评论员 管姚:20日是特朗普再入白宫满月。这一个月来,"特朗普2.0"的内政外交,不仅在美国,也给外部世界带来一系列空前震荡与冲击。用法国总统马克龙上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的犀利抨击,那就是所谓"特朗普电击"即"Trump Eelctroshock",正搅动欧洲大陆,乃至全世界。
借用法国总统的命名,"特朗普电击"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关税武器,是贸易霸凌,而且这种特朗普式"关税电击",对外几乎无差别出手,无论盟国伙伴,或者竞争对手,都是攻击对象。当然,特朗普对南北两个最大贸易伙伴国设置了一个月宽限,3月1日会否重启25%附加关税,现在恐怕加墨两国,对此都没底。特朗普也已宣布,对钢铝进口产品加征25%关税,将在三周后的3月12日生效。20日日媒最新报料,经济产业相武藤容治将于近期访美,寻求与刚通过任命的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会晤,争取美方在挥动钢铝关税棒时,对日本实施豁免,因为汽车业之于日本经济影响,实在干系重大云云。
此外,特朗普已预告,将在4月2日对所有进口汽车、医药及半导体产品加征25%关税,他甚至解释,之所以要选择延后一天,因为4月1日很容易让外界过度联想,众所周知,四月第一天是西方所谓"愚人节"。同时,特朗普的对等关税计划也已抛出,但实施细则有待明晰。
这样梳理看下来,尽管这一个月特朗普对外把关税棒耍到飞起,但"特朗普2.0"时代的"关税战",真正落地上演,确实就发生在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之间:美方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个百分点关税,而中方也在一周后实施系列反制,对美国输华农机设备及车辆、煤炭、液化天然气、原油等,分别加征10%及15%两档关税。有鉴于此,特朗普最新表态可能达成协议的背景与动机,很值得探究关注。毕竟,中美"关税战"走向进展,不仅关乎两国利益,对外部世界也是重大关切,外界同样期待能从中找到借鉴与对策。
直新闻:那么从20日商务部及外交部发言人的表态来看,结合中美近来的一些互动,您预判中美会达成贸易协议吗?
特约评论员 管姚:我注意到,特朗普是周三(2月19日)在"空军一号"总统专机上,在回答记者提问美中会否达成贸易协议时,对此作出了明确回答。特朗普19日连说了两遍It's possible,即"有可能"。
当然,一个月来的"特朗普2.0"新政,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变,是朝令夕改动辄变脸,其变化力度与强度甚至超过1.0时代,外界很难预测。而"特朗普2.0"之变,毫不掩饰,就是为了美国之利,就是要把规则秩序放两边,美国利益摆中间。
特朗普称可能与中方达成贸易协议,究竟只是其喊话施压手段,还是真实政策目标?换言之,特朗普对华挥动关税棒,最终到底想要什么?这是我们追踪评估的一个关键。我认为,中美关税战到底是停火止战,还是扩散升级,这取决于美方抉择。中方立场,其实一以贯之,上月在与特朗普通电话时,中国元首重申,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对抗冲突不应是我们的选择。上周在德国出席慕安会,王毅在主旨发言中也强调,滥加关税没有赢家,"脱钩断链"断的是机遇,小院高墙封的是自己。王毅在回应有关中美关系提问时,强调中国人从来不信邪、不怕鬼,引用金庸小说里的"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等古语,甚至建言外国朋友可以找DeepSeek来帮忙翻译理解,这段幽默自信的表述,在全球舆论场刷屏,这恰恰从一个侧面,见证中国高层应对"特朗普2.0"关税战的自信与底气。甚至我认为,应对"特朗普式关税电击",中国必将为外部世界带来关键启示。中国式应对的内核,是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持做好自己的事。DeepSeek横空出世,就是最新明证,而刚刚在民营企业家重磅座谈会上第一个发言的深圳企业家任正非,他领导的华为公司,在美国上轮发动关税战以来逆风成长,是又一个力证。
特朗普想要什么,得由他本人及其经贸政策团队作答。但我注意到,20日《纽约时报》的长篇分析,在标题中给出了判断:Trump Eyes a Bigger, Better Trade Deal With China, 特朗普瞄准一个更大更好的美中贸易协议。美报引述多个政府信源称,财长贝森特及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等高官,都力主与中方谈判争取达成协议,而在"特朗普1.0"时代,美中就曾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所谓"更大更好",美方的底牌是推动中方更大额对美采购,并推动中资中企在美国的直接投资。
直新闻:特朗普还在"空军一号"上表示,有意邀请中国领导人访美,20日外交部发言人也就此应询,这又意味着什么?您怎么评估这一个月来中美关系的接触与进展?
特约评论员 管姚:我注意到,上月在与中国元首通电话时,特朗普特别表示,很珍视同习主席的伟大关系,希望继续保持对话沟通,期待尽快同习主席见面。双方也同意建立战略沟通渠道,就两国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保持经常性联系。
可以确定,对与中国元首面对面会晤,对实现"习特会",特朗普高度期待,并一直在致力推动。此前就职典礼,特朗普就已破天荒向中方发出邀请,堪称其外交非常动作的"开篇起手式",19日在总统专机上,特朗普再度触及访问议程。当然,美媒此前更关注的,是特朗普"百日新政"再访中国的可能性,其执政团队不断有人向媒体放料,试图以此引导预期。
中美关系作为全世界最重要双边关系,两位大国元首有必要保持对话沟通,尤其在一国新政府起航之际,这种必要性就更显迫切,这也正是中国元首在上次通话中所强调指出的:我们都高度重视彼此互动,都希望中美关系在美国总统新任期有一个好的开始,愿推动中美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进展。
但也是在那次通话中,中国元首同样说了重话:台湾问题事关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希望美方务必慎重处理。请注意,是务必。中国元首同时指出,中美经贸关系对抗冲突,不应成为我们的选择。也因此,特朗普期待的"习特会"要上演,在中方看来,有两个前提条件:其一,美方不能在中国最重要的核心利益关切即台湾问题上,制造新事端与新麻烦。美国国务院最近再打台湾牌,就是这种典型麻烦;其二,中美贸易战关税战不能全面失控,不能扩散升级。我认为,这两点构成中美最高层对话乃至会晤的硬约束。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说,将会和中国元首合作,让世界更和平更安全,这种合作能解决很多问题,应立刻启动。王毅在纽约主持与美国各界人士座谈时,也强调中美应当找到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探讨办成更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实事和好事。但这些可以预期大事、实事、好事,能否办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朗普2.0"的回应与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