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朝关系升级后,大批的朝鲜特种部队进入俄乌冲突战场,并被部署在库尔斯克地区参与反击乌军的作战行动中。几场冲突下来有胜有负,可近期这支部队却销声匿迹,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究竟是朝军撤了,还是普京另有打算?另一大强援的加入,对冲突以及地区局势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据半岛电视台消息称,韩国国家情报院表示从1月中旬以来,就没有迹象表明在参加战斗。原本西方媒体所称的11000人,在韩乌口中的伤亡比大差不差,泽连斯基声称朝军已阵亡4000人,韩国则估计为3000人。可即便如此,剩下的大几千人也有足够的能力参与战斗,俄军兵力吃紧怎么会对朝鲜部队弃而不用呢?

更何况,此前各家外媒也纷纷报道称,朝鲜方面正在阻止第二批援俄朝军进入,泽连斯基甚至将人数拔高为25000人。战场形势肯定是越打越凶的,至少在普京没有坐在谈判桌之前,俄乌都希望尽可能地推进战线来增加筹码。

朝军暂时下场,较为可能的因素是缺乏战术训练,需要俄军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与强化。朝军刚开始投入战斗状态时,利用三三制战术打了个乌军措手不及,甚至用可接受的伤亡代价成功夺取阵地。可渐渐地,朝军在现代化战争面前就略显乏力,尤其是在面对无人机等战术时,惊慌失措甚至可能误伤友军。

虽说朝鲜派部队驰援的一大目的,就是要求朝鲜军队能快速适应现代化战争,学习先进经验以便能快速提升朝鲜整体的战斗能力,在国内组建无人化武装部队。可朝军平白无故地当炮灰,还对战场产生负面效果,这就不得不撤。

朝军究竟还需要多少时间调整,又会不会重返一线参与作战任务,又或者说眼下朝军有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做就不得而知了。只是着眼于大局,普京已经获得了又一强援,那就是白俄罗斯。

卢卡申科这次连任白俄罗斯总统虽然不如之前闹得那般声势巨大,但也再次认识到白俄罗斯的现实处境,进一步强化与俄罗斯的战略关系是当务之急。双方将签署在联盟国家内的安全保障条约,这意味着白俄罗斯将极有可能下场参战,至少是对库尔斯克地区派出援兵。

自从乌军成功反攻至库尔斯克地区之后,便大有扎根的计划,因为普京不可能中了对方围魏救赵之计,抽调兵力再次回援俄本土,所以对库尔斯克发生的一切都采取消极态度。如今将白俄罗斯的军队引到库尔斯克地区,在法理上不会有太大的麻烦,借力打力之下,也会节省掉许多成本。朝鲜打不赢,就换白俄罗斯上,后者的单兵素质可能没朝鲜部队士气高昂,但好在信息并不闭塞,装备也不会太落后。

白俄罗斯军队若正式进入库尔斯克地区作战,来自美西方的压力与制裁将会更进一步,这对于我们而言未必全然是好事。在经济上,白俄罗斯已经尽可能对中国开放市场与投资,受制于俄罗斯的因素,双方可能很难深化合作。可一旦白俄罗斯被美西方排挤出欧洲市场,中欧"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就要黯淡几分。

这一布局,并不排除有人故意而为之,毕竟大国之间的制衡有时也会存在见不得人的手段。中国想要跨过中亚与东欧,这道坎并不容易过,一旦合作的外部动力发生了变化,以往达成的共识可能也会衰弱几分。

俄军进一步加强对白俄罗斯的军事部署,甚至是核武力量的针对性安排,也有助于对北约进行威慑,确保战略地缘安全。白俄罗斯能敞开这个口子,也确实是形势所迫,眼看停火的日子越来越近,停火之后俄罗斯与北约当然不可能握手言和,那么外溢的压力将转移到哪儿?卢卡申科心里已经越来越没有安全感了。

美俄高层释放的停火信号,已经越来越多,甚至有消息称特朗普预计将在5月份促成俄乌停火。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泽连斯基将被美西方牺牲掉,普京打了3年的仗也终于拿到乌东四州,而能达成停火协议则意味着美国将放宽制裁。俄罗斯的国民经济将能喘口气,至少不用担心政权垮台的风险。

从历史的维度出发,普京至少为俄罗斯争取长达半个世纪的大部分和平,还完成了开疆拓土的壮举,接下来的日子只需要精心挑选接班人就好了。普京的好日子是到了,但冲突以及世界格局又将如何复杂地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