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公布的 "美国第一" 政策,尤其是其中限制对华投资的举措,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特朗普宣称,在美国前总统拜登执政期间,美国去年 "输给中国超1万亿美元" ,尽管他未透露相关细节,但这一言论为其后续的政策调整埋下了伏笔。援引环球网消息,在2月21日,白宫网站发布 "美国第一" 投资政策备忘录,宣布将调整美投资政策,重点进一步限制与中国的双向投资。这一举措无疑是在中美经贸关系上又重重地划了一刀。

从美国方面来看,特朗普认为这些措施将保护美国对华贸易利益。他在保守党政治行动大会谈及对华关税及其他措施时表示:"我们受到了中国和其他多国非常不公平的待遇。我们不会再受到不公平对待了。" 然而,这种所谓的 "不公平待遇" 更多是美国政客基于政治目的的无端指责。美国咨询研究荣鼎集团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国的年度投资额已从2016年的460亿美元下降到2022年的不到50亿美元。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已使中国在美国的投资大幅下降,如今还要进一步限制双向投资,这显然是逆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规律而行。美国此番限制对华投资,其背后的考量错综复杂。一方面,美国妄图通过限制投资来遏制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发展,如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生物技术、航空航天等。

这份命令特别提到,中国正在 "利用美国资本和创造力为自身军事、情报和安全行动提供资金并实现现代化,对美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然而,这完全是无稽之谈,是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的典型表现。另一方面,美国内部政治因素也在作祟,通过对华采取强硬措施,迎合部分政治势力和选民的需求,以获取更多的政治资本。但显然,美国的这些限制措施,不仅难以达到其预期目的,反而会对自身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在美对华投资方面,一旦限制措施落地,美国企业将失去中国庞大的市场和发展机遇。

许多美国商协会和企业已经提出,美国对华投资限制将导致美国企业将中国市场让给其他竞争对手。而在中国赴美投资方面,美国针对中国投资加严安全审查,严重打击中国企业对美投资信心,破坏了公平、透明、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这也会让美国错失来自中国投资带来的经济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对于美国发布的 "美国第一" 投资政策备忘录,中方迅速作出回应。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指出,美方做法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具有歧视性,是典型的非市场做法,严重影响两国企业正常经贸合作。中方敦促美方遵守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并表示将密切关注美方动向,采取必要手段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回顾历史,美国多次挥舞关税大棒,结果往往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全球经济紧密相连的今天,美国限制对华投资的政策不仅会损害中美两国的利益,也会对全球经济秩序和产业链稳定造成冲击。未来,希望美国能够摒弃零和博弈思维,回归理性,与中国开展建设性的对话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否则,美国将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