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刚一开始,新一波冷空气就进入我国。这股力量从新疆起步,仅一天时间,新疆巴里坤的气温就从30多度降到只剩2度多,落差吓人。有人形容走在外面,像是从夏天直接掉进了冬天。冷空气不仅带来降温,也会一路往东南方向推进。河套、陕甘宁将接力降温,黄淮西部也可能感受到凉意。这场变化会在3天内完成,让不少地方提前感受秋意。

西北地区的土地多沙多尘,大风一来,空气很容易变得浑浊。冷空气前锋伴随着大风推进,两天内,陕甘宁及其周边会出现明显扬沙或浮尘,虽然强沙尘暴不一定发生,但能见度会下降不少。

降雨也会和这股冷空气同行。在副高边缘暖湿气流的配合下,西北东部到华北南部未来三天会出现明显降水。本轮雨势偏强,对部分省份来说更是暴雨等级。

根据预报,青海东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河南西部、四川东北部将出现大到暴雨。西宁、兰州、郑州以南区域雨势更猛。这些地方的居民要注意短时强降雨的影响,尤其是山区严防滑坡泥石流。

秋季降雨频率增加,是北方气候转换的重要信号。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凉",在这股冷空气的帮助下,很多地方将加快入秋的进程,昼夜温差也会越来越明显。

相比之下,南方却是另一番景象。江南地区此时仍然笼罩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高温继续维持甚至增强。从3号起,湖南、江西、浙江大部分地区将处于高温扩展区,白天闷热感明显增加。

这种季节里的闷热被称为"秋老虎"。它的成因是副高最后一次大范围发力,高温虽然不会持续整个月,但短期的高强度照样让人难受。江南居民仍需做好防暑降温。

进入秋季,对于台风的形成条件反而更有利。由于低纬度海温依旧高,海面能量充足,秋台风生成的速度和强度往往都不弱。目前已有新的台风胚胎95W在西北太平洋诞生,并有可能在4日发展为15号台风"琵琶",路径或指向日本区域。

今年8月底至今已经有多次台风生成,包括12号玲玲和14号蓝湖,这两个都属于突然生成且很快靠近陆地;13号剑鱼则一路西行直扑越南,不影响我国沿海。而最新的琵琶若成型,也会采取快速发展的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在东北太平洋,飓风"基科"正在逐渐增强,从9级预估会升级到12级。不过它与我国无直接影响,但由此可见,初秋的海洋风暴进入了相对活跃的阶段。

本轮冷空气给北方带来大范围落温、沙尘和降雨,也加快了秋天脚步;南方则被高温压制着尚未退热;海面上,台风活动频繁且路径各异,这几天我国气象变化可谓南北大不同,要因地做好应对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