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坛又起了大变化,随着上个月的"大罢免"民进党沉底惨败后,5日白营领袖柯文哲也能"重获自由"。

虽说7000万的"保费"不是一个小数目,但也能证明赖清德正在"退缩",其原因民众党说的很明白:他怕了。

至于赖清德怕什么?或许内外压力和民意反噬,是其中关键……

9月5日下午2点,柯文哲妻子陈佩琪现身银行,随后离开第一家银行后又紧急赶往第二家银行。

此行她不为别的,只为了筹措7000万元,因为时隔1年多的时间,柯文哲终于被裁定可以"交保"了。

当日上午,台北地方法院以7000万新台币的"保费"与限制出境和电子脚铐等一系列措施,终于决定让柯文哲"重获自由"。

回顾自从因"京华城案"于去年年底被起诉后,柯文哲已经经历过4次延长羁押。

如今虽然保费从3000万暴涨到了7000万,恐怕柯文哲也"很愿意"。

毕竟前一日柯文哲自己还在法庭上"放声痛哭",描述这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己的"悲惨经历"和所见所闻。

按柯文哲的说法,1年时间中他被关押的地方"暗无天日",而且由于地方小只能睡在"臭马桶"旁边。

最重要的还是,这期间他见到了很多"室友"连内衣裤都买不起,这一切都是民进党"乱来"才导致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柯文哲还特意引用了国民党重要人物韩国瑜说过的一句话"勿忘世上苦人多",并质疑反问:

民进党对自己抄家1年,到底查到了什么?

由此可见,接下来蓝白联手"大战"绿营的现象仍然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柯文哲自身也会坚持专心打赢这场官司,捍卫清白。

这样的情况恐怕很多人早有预料,那为什么民进党会选择放出这位"白营领袖"呢?周榆修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5日宣判结果出炉后,民众党秘书长周榆修公开发表政论:

评价赖清德之所以选择"收手"是因为感受到了权力来自人民,而非独断,所以"怕了"。

这几乎和国民党籍"立委"谢龙介的言论"不谋而合":

他认为之所以会出现当下结果,与大罢免失败不无关系,这正是人民力量的体现才让"脱序回归正轨"。

说起大罢免,绝对是近来让赖清德最"糟心"的事情。

随着8月23日,第二轮投票结束国民党"完胜",也意味着民进党一手发动的"大罢免"彻底失败。

原本在民意机构里已经是少数党的绿营,失去了扭转席位的真正机会,这背后是台民众对赖当局的深度不满。

台湾民意反对赖政府的第一点,体现在对民进党打压异己、撕裂社会的不满情绪中。

这一点从第二轮投票结果"反对票"远超第一轮就能看出来。

赖清德上台后1年多基本上可以说没有任何"政绩"可言,其中不光大搞政治对立,还不断操纵司法打压异己。

在应对民生和经济问题上更是一塌糊涂,和大罢免同期进行的"反核投票"就是其一,明明台湾面临缺水缺电问题,赖当局却偏偏要搞所谓"绿色能源"。

其本质还是在于"通过反核获取政治利益",可惜他根本不顾核电归零后台湾会陷入"长期化结构性大缺电"的严重民生问题。

经济上,对美关税谈判更是一塌糊涂,不少岛内人士认为里面存在了"黑箱"操作,纯属任人宰割。

回顾7月份台湾团队飞往美国华盛顿,经过密集协商后最终所获得的结果仍然是"贸易关系未达互惠",所以被加征20%的结果。

而且这事还不算完,日前美财长贝森特再度"点名"台湾芯片,认为有"安全风险",所以要对台商品改成"20%+N"的叠加关税。

所谓的"台美关系史上最好"一下子成了民进党的打脸证据,说白了台湾就是美国的"提款机"罢了。

就这,赖清德可以说"里子、面子"全都面临严重的危机,又怎么可能不害怕民意反噬?

放了柯文哲或许就是其开始"低调"的第一步。

同时赖清德此举也有迫于"外部压力",试图暂时缓和和"蓝白阵营"敌对关系的可能性存在。

今年5月,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曾经公开放过话:打着"反对台独、维护和平"的口号,意图再搞一次蓝白联合。

所谓的大罢免根源正是出于此,可惜赖当局没想到的是,搞罢免非但没有拆散蓝白,反让二者紧紧结合在了一起。

不光罢免案中白营的人一起和蓝营上街演讲拉票,蓝营的人士也多次就柯文哲一案公开发声。

兼之赖眼中的所谓"外部势力"大陆,这段时间不断地上演一场又一场的合作交流"重磅戏码",早就让"抗中保台"成为内外共同仇视的集中点。

像是台湾网红"馆长"陈之汉冲破绿营恐吓两次来访大陆,就一度揭露了民进党欺骗民众的伎俩。

台北市长蒋万安坚决不顾民进党"阻挠访华",明确表示双城论坛他已经参加了很多次,9月份这一次也必然会参与。

此刻,赖清德应该非常害怕在对待大陆态度上本来有点"小绿"的民众党,也最终被国民党带成"一片蓝色"。

所以释放柯文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民众党的情绪,甚至是侧面降低蓝白深度联合的"可能性"。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不管赖清德用什么"手段",只要他还在枉顾台民众核心诉求,走谋"独"老路的情况下,就必将陷入民意反噬的困局且无解。

这一点,通过一则民调咱就能看的清清楚楚。

日前亲绿"台湾民意基金会"所做的一项民调里,民众对赖的满意度仅为33%,比不满意低了高达21个百分点。

足以证明赖清德已经成为"众矢之的",接下来或许将重振旗鼓的柯文哲,就是第一个对其"冲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