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连垃圾都不如"这句当年骂得震天响的话,如今又被翻了出来,而且还是在10月2日这场国民党主席改选的第三场辩论台上。主持这场辩论的是TVBS,现场气氛原本就有些剑拔弩张,张亚中突然把这个"旧账"扔到郑丽文面前,直截了当地质问她是不是到现在还坚持这个说法。
这一问不只是个人之间的口舌交锋,更像是在蓝白阵营准备携手合作的关键时刻,试探对方是否有能力"放下过去",对整场国民党主席之争乃至蓝白未来走向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要看懂这场交锋,就得先回到当年的政治场景里去。2014年,柯文哲第一次参选台北市长时,郑丽文站在国民党阵营,力挺连胜文;到了2018年,柯文哲寻求连任时,她又支持了丁守中。 那几年蓝绿之外的"白"势力正在崛起,国民党和柯文哲的关系是赤裸裸的竞争对手,言语交锋几乎成了日常。
柯文哲先在公开场合说国民党是垃圾,郑丽文的那句"连垃圾都不如",本质上就是回击,是阵营对抗下的情绪产物。如果把这句话单独拎出来看,当然刺耳,但放回当时的政治气候,就显得再正常不过了。那是彼此都在拼尽全力的选战语言,胜负心和情绪都写在嘴上。
可今天的局势已经完全不一样了。2024年大选之后,国民党和柯文哲的民众党在立法院开始携手合作,对抗共同的敌人--民进党。这不是谁拉谁一把的"施舍",而是现实政治逼出来的合作逻辑:民进党长期执政积累的优势必须靠合力去撼动,否则任何一方单打独斗都不可能改变大局。社会主流民意也早已从"蓝绿对抗"转向"蓝白合作"的期待,这意味着过去那些阵营对立时的狠话,应该留在历史里,而不该成为合作的绊脚石。
面对张亚中丢出来的"炸弹",郑丽文的表现颇有章法。她先是感谢对方提问,称这给了她一个机会来把话说清楚。随后她解释,那句"连垃圾都不如"其实是"果"不是"因",是对方先动口,她才反击的结果。她还特地表达了对柯文哲遭遇司法羁押的同情,批评民进党当局做事毫无底线。
这样的回应看似轻描淡写,却处处有分寸,既没有否认当年的言论,也没有回避争议,反而顺势转了个弯,把话题从"骂战"引向了"蓝白携手"的大格局,为自己卸下包袱,也为合作埋下铺垫。
所以,这场辩论看似是张亚中在为难郑丽文,实则是一场关于未来蓝白能否走到一起的试炼。国民党主席的竞争不仅仅是谁能拿下党内支持,更是一次对候选人格局和战略判断力的检验。郑丽文的回应方式,某种程度上正是这场考卷的答案:一个有能力带领政党走向未来的领导者,不能永远困在过去的骂战里,而要有本事在旧账里找到合作的可能。台湾政治要想翻篇,蓝白也必须先翻篇,这不仅是郑丽文需要面对的命题,更是整个反对阵营能否重塑格局的生死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