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全面展开对台实战军演警巡,官方首爆歼35巡航台海画面,山东号航母战斗群前出围台,台岛被四面包围,解放军冲滩可随时进行。

01.歼35首次亮剑台海,解放军全面围台

4月1日清晨,解放军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正式宣布,解放军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多军兵力在台湾岛周边海空域展开新一轮联合演训,重点演练海空战备警巡、夺取综合制权、对海对陆打击以及要域要道封控等科目。

此次行动规模之大、参与兵力之广,与以往数次环台军演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解放军军演的原因,当然是因为民进党在两岸问题上"反复作死",台媒表示赖清德当局相比蔡英文在"台独"问题上更加激进,甚至不惜引起两岸的军事冲突,也要把"以武拒统"推进到底,此举无疑"把台湾民众绑上火药桶"。

如今解放军在宣布"多军种联合演训",并且比过往演习更为全面,显然既是对岛内和外部势力的警示,也是对"台独"言行的威慑性回应。

这次东部战区发布的演训视频中,最受瞩目的一幕莫过于歼35隐形战机的正式亮相。美专家表示,当前已经全面生产300多架的歼20是中国已批量部署的第五代重型隐形战机,以远程、制空、突防能力见长,歼35则被广泛视为中型隐形战机,可兼顾制空与对海、对地打击任务。

两款五代战机若能实现协同配合,将在形成互补,加剧台军乃至美军在防空方面的压力。

此前,歼35频繁在网络上曝光,但是否小批量试制或已具备战备值班能力,一直是外界猜测的焦点。此次在演训视频中正式揭示其参演,说明歼35已完成关键技术定型,进入量产并部分分配到前线部队的阶段。

作为东部战区所辖的高强度作战王牌机型之一,歼35投入实战化演练意味着解放军空军现代化升级的又一重大里程碑。

如果说当前歼20的产能已经完成了"产能爬坡",西方分析其年产量可以达到80-120架规模的情况下,歼35由于采用了更先进的生产工艺和3D打印机身等更先进的制作工艺,其仅仅在产能爬坡的初始阶段就能够达到大几十架的年产规模。

这意味着解放军这两款隐形机的年产量加起来将有望突破180架,其产能将超过美国、超过俄罗斯的10多倍,使解放军列装隐形战机的速度远超美俄,这一点在目前局势日趋紧张的环境下是十分必要的。

02.台媒:山东舰已突入台军"禁区"

除了歼35首次亮相台海外,根据台媒《中时新闻网》的报道,台军在4月1日还发现了解放军山东号航母,台军3月29日起就连续监测到解放军"山东号"航母编队的动向,发现该编队已抵近台湾东南侧海域,进入所谓"台军应变禁区",而且舰载机起降架次频繁。

不过一看此次山东舰参演的目标就不是以台军为主要假想敌,专家分析山东舰主要是演练战时在台东阻隔美日军事力量可能的干预。

山东舰作为中国第二艘航空母舰,载有多架歼15乃至后续改进型舰载机,并与岸基歼35、歼20、空警系列预警机进行信息融合,在配套舰队协同之下,可在台岛东侧海域建立强大的"拒止"能力,使美日联军舰艇和航母难以靠近。

若加上陆基导弹、潜艇、岸基航空兵等多重火力支援,解放军能在更广阔海域形成有效威慑。

过去,台军在战争预案中往往设想依托东部海空域作为"后方",既可以对接美日援助物资,也可进行军事人员或装备的转移、疏散。

而"山东舰编队"若在东南海域展开巡控,就能配合大陆东部战区其它海空兵力完成全面围台,全面封死台军退路,彻底粉碎台当局的一切"外援幻想"。

此外,本次军演最有意思的是,解放军首次没有给军演命名代号,不同于前几年的大型演习常有"XX演习""XX行动"的统一命名,如去年的"联合利剑2024A"等,此次演训并未公布任何代号。

正如国防大学教授张弛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所言,"这很大程度上说明解放军今天的相关演练已经是一种常态化运作,对于解放军而言是家常便饭了。"换言之,"围台演训"本身对解放军的战备体系来说愈发成为日常训练科目,不再需要特殊标记,而是"随时可演,随时可战"。

03."由演转战"预示战备到位,终极手段或"迫在眉睫"

可以说,这些年大陆一直强调"和平统一"是最大的善意,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也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此次多军种同步演练严重冲击了岛内的"麻痹预期",让其意识到,若赖清德当局或其他"台独"势力继续推进危险政策,一旦踩中大陆底线,解放军完全可以"今日演习、明日开战",迅速完成"从模拟到实战"的转变,充分展现对台作战的高水平准备,直接展开"冲滩"都没有任何问题。

可以说,此次解放军联合军演警巡行动再度体现出解放军越来越成熟的联合作战体系与对台海周边海空域的强力把控,下一步若局势进一步恶化,也可"随时转为实战"。一切武统准备已就绪,只要赖清德当局一个劲地"作死","台独"分子的末日即将到来,台湾的回归已经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