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定期存款市场的调整引发不少储户关注,利率持续下行的同时,长期存款产品在部分地方性银行中逐步下架。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的五年期整存整取产品已停售,平阳浦发银行、嵩县兴福银行等小型银行也纷纷下调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这类调整已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从当前利率水平来看,储户选择一年期定期存款,年化利率约为0.95%,一万元存款一年的利息收入仅95元。曾被寄予厚望的大额存单,五年期产品也难觅踪影--中国银行APP已下架相关产品,招商银行的大额存单期限最长仅为两年,三年期及以上产品暂未提供。对比十年前,如今的定期存款利率吸引力明显下降,即便是当年的活期利率,也高于当前部分定期产品收益。

银行的调整背后有着现实经营考量。贷款端方面,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持续下调,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多次创下新低,银行的息差空间不断收窄,盈利压力逐步增大。若长期存款利率维持高位,银行需按固定利率向储户支付利息,即便未来市场利率继续下行,仍需履行高息兑付承诺,这对银行的资金成本控制构成挑战。

目前各大银行的存款利率体系愈发精简,长期限产品供给稀缺。储户若想选择三年或五年期定期存款,要么面临产品断供,要么需接受持续走低的利率。农村信用社、农商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目前仍保留部分三年期定期存款产品,以邮政储蓄银行为例,十万元三年期存款的利息收益,相对主流国有银行略高。不过从市场趋势来看,这类相对高息的产品供给或将逐渐减少,即便部分农商行当前利率表现尚可,短期内存续稳定性也有待观察。

通胀因素同样值得关注。日常消费品价格波动、工资涨幅与存款利息增长节奏存在差异,一万元一年仅95元的利息收益,让长期存款的资产增值属性逐渐弱化,难以有效发挥财产保值作用。

展望未来,预计更多小型银行会主动收缩三年期及以上长期存款产品,全国范围内这类产品的额度减少可能成为常态,利率下行也有望成为长期趋势。对于储户而言,需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资产配置,很难再通过长期定期存款轻松实现资产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