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中国风机制造商明阳智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在苏格兰建设英国首个全产业链一体化风电机组制造基地,预计投资总额为15亿英镑,折合人民币约为142.10亿元(以2025年10月10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将用于建设海上与漂浮式风电机组制造工厂。

据悉,苏格兰境内多个选址已进入最终候选名单,目前最优选址为因弗内斯附近的阿德西尔港。该基地将为英国及出口市场提供海上及浮式海上项目所需设备,预计创造1500个新岗位,后期阶段还可能新增1500个就业机会。

根据规划,该项目将分三阶段实施,将打造服务英国、欧洲及其他非亚洲市场的海上风电枢纽:

第一阶段投资7.5亿英镑建设先进制造基地,生产风机机舱及叶片,预计2028年底实现首批投产。

第二阶段将扩建设施与基础设施,支持英国大规模部署浮式海上风电技术。

第三阶段则围绕枢纽打造海上风电产业生态系统,涵盖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及其他关键部件制造。

明阳智能称,该项目的资金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自筹资金(包括但不限于公司2022年发行全球存托凭证募集的资金及未来银行融资)。

此外,本次投资将明阳智能的海上风电技术引入北海区域,有助于加速漂浮式风电技术的商业化进程。通过在当地设立完整的生产和服务体系,公司将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在英国落地。

苏格兰海岸浮动风力涡轮机

明阳智能此次投资计划正值英国加速清洁能源转型之际。今年7月,英国政府发布《清洁能源产业部门计划》,提出到2035年实现清洁能源年度投资翻番,并将推动风电、氢能、核能、碳捕集与封存、热泵等关键技术发展,力争将英国打造为"清洁能源超级大国"。

除明阳智能外,由中资企业海外主导开发的还有英奇角(Inch Cape)欧洲海上风电项目。该项目位于苏格兰北海区域,规划装机容量1.08GW,风电场距离苏格兰敦提海岸15公里,由国投电力全资子公司英国红石能源公司与爱尔兰公用事业公司合资成立的Inch Cape Offshore Limited负责开发和建设,全部投产后可同时为超过一半的苏格兰家庭供电。

截至去年年底,风电首次成为英国最大的单一电力来源,风力发电占比从2023年的29%上升到2024年的30%,取代燃气发电厂成为主要电力来源。

十多年前,英国曾是全球海上风电的先行者,拥有全球第二大的累计装机容量。

但2020年后,随着风电技术迭代速度加快和大容量风机的出现,制造成本与供应链复杂度同步上升。

欧洲能源危机、原材料上涨、运输和人工成本飙升,令英国的风电项目频频延期或流拍。2023年英国第5轮海上风电招标甚至遭遇了无人竞标的困境。

如今,来自中国的明阳智能成为潜在的"救火队"--既是技术合作,也是一场地缘博弈考验。

"双转子"深远海漂浮式能源岛吊装现场。

今年6月,美国官员就中国一家风力涡轮机制造商参与英国海上风电场建设一事向英国政府表达关切,并谎称中国公司的设备存在安全风险。

中国驻英使馆做出回应,称"美国官员声称中方设备存在安全风险的说法完全没有根据",指责这是"为破坏中英合作制造借口"的做法。

过去两年间,明阳智能与英国及苏格兰政府已就该项目进行广泛磋商,并与大英能源公司(Great British Energy)、英国国家财富基金、苏格兰国家投资银行、英国皇家地产(The Crown Estate)及英国出口融资署(UK Export Finance)进行了详细的商业讨论。该投资计划尚待英国政府最终批准。

此前,英国政府设定的目标是到2030年海上风电装机50GW,目前仅完成约15GW。如果没有新的制造能力,这一目标几乎无法达成。

地缘政治的博弈,让这场商业合作蒙上不确定色彩。但英国的能源现实迫使决策者不得不面对一个简单问题:如果拒绝中国,英国的能源转型能否按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