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开战之初,马斯克曾送了一堆星链终端给乌军。这种东西就像个太空wifi路由器似的,让乌军有如神助。

即便基站被炸,手机断网,乌军也能打电话、发视频。可以说,星链终端对乌军而言,俨然起到了一个断桥再续的作用。

那面对这么一个尖端科技,俄军是如何突破的呢?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又能学到哪些经验和教训?

俄军为什么拿星链没办法?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被星链终端赋能以后,乌军确实能压制俄军。

打仗期间,乌军直接连上星链,就能轻松发定位了。而星链提供的卫星地图,也能让乌军开启全景模式。乌军看得见俄军,而俄军却摸不着乌军,主打的就是一个降维打击。

有了网络以后,乌军还能操纵无人机,对阵地进行实时直播,指哪打哪。像俄罗斯军舰"莫斯科号",就这样被导弹打沉的。可以说,星链带来乌军的帮助,堪比北约军火。

面对星链的辅助,俄军该怎么办呢?一开始的时候,俄军想过攻击卫星。只可惜,这样的操作,纯属吃力不讨好。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星链的卫星实在太多了,打不完,根本打不完。现如今,太空中已有超过5000颗星链卫星,比全球其他国家的所有卫星加起来都多。

更何况,马斯克还计划发射4.2万颗星链卫星。你打下一颗,星链直接补充10颗,你怎么打?

最关键的是,星链是分布式网络,你打掉几颗,压根不影响星链的整体。就像断几根网线,互联网依旧在运行,在这种情况下,打不打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其次,攻击星链卫星的成本太高。像俄罗斯的反卫星导弹--努多尔,一颗就要3000万美元,而星链卫星一颗才50万美元。你打下一颗,直接血亏2950万美元,你还打不打?

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造成的国际影响太麻烦了。

你打爆卫星以后,会产生巨多的太空垃圾。而这些太空垃圾,往往会波及国际空间站和其他的国家卫星。真到了那个时候,估计就得全球骂街了。

更何况,直接攻打美国卫星的话,就相当于宣战了。一旦卫星被摧毁,很可能就会导致冲突升级,甚至让俄罗斯遭到整个北约的围剿。如此一来,战争也就得不偿失了。

正是基于以上几个因素的考量,所以俄军迄今为止,都没敢拿星链卫星开刀。

白芷系统追踪锁命

那么问题来了,不打星链卫星的话,俄军又该怎么和乌军对抗?难道这个局破不了了?

关于这个问题,就得轮到俄军的白芷系统登场了。按照军事专家的说法,白芷系统联合柳叶刀无人机,瞬间就能绞杀星链终端。

有关人士更是表示,乌军阵地的星链终端一开机,白芷系统就能顺着信号给它打爆。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在此之前,咱们先来了解一下,白芷系统是啥?

所谓的白芷系统,就类似于俄军中的监听员。当乌军星链终端开机后,会不断发射信号,而信号频段,主要在868-870MHz,902-928MHz两个频段中。

在此期间,白芷系统通过高灵敏度天线,专门监听这两频段无线电。就像90年代的收音机一样,拉出杆就能接收信息。

收到信号还不够,还得定位,这时候就得两台白芷设备一起配合了。

此时两台白芷设备会从不同方向,接收同一终端的信号。通过比较信号到达不同白芷设备的时间差、强度差,来算出星链终端的坐标。在这种情况下,乌军阵地也就暴露出来了。

据说这种三角定位的测距方式,误差不到10米,主打的就是一个精准定位。

那白芷系统的优势体现在哪?关于这套设备的优势,就在于广撒网、抓重点。

由于星链的信号本身处于加密状态,因此白芷系统不会直接破解信号内容,而是只抓信号特征。当三台白芷设备架起来,组成一个三角形空间法阵,看你怎么躲?

就像你在教室偷偷玩手机,老师一关灯,直接看哪个手机亮屏,就知道谁是玩手机的人了。

除了抓捕能力很强以外,白芷系统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可反复使用。正所谓扫描一台星链终端也是扫,扫描100台也是扫,你有多少星链终端够它找的?

假如今天没有找到,明天接着扫描,24小时连轴转,看你能躲到何时?

当白芷系统把星链终端的坐标锁定以后,接下来就是派杀手的时刻了。届时柳叶刀无人机,会直接飞过去自爆,对其进行定点击杀。

柳叶刀无人机有多强?

这时候可能又有人会问了,为啥要用柳叶刀无人机呢?它的优势又在哪?

首先,柳叶刀无人机的价格便宜,俄军炸的起。一台柳叶刀无人机的单价,也就2-3.5万美元,顶破天也就是一辆车的价钱。

你可能觉得这很贵,其实不然。咱们对比一下其他武器,就能只能柳叶刀无人机有多便宜了。

像俄军的S-300防空导弹,一发就是几十万美元。还有"口径"巡航导弹,价格更是高达数百万美元。

同样是打击目标,柳叶刀打出去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开战以后,直接一次性使用,不用考虑返航,炸了不心疼,这就是柳叶刀无人机的魅力所在。

除了便宜以外,灵活隐蔽也是柳叶刀无人机的一个特点。柳叶刀无人机长1.5米,翼展1.2米,一旦行动起来,让人防不胜防。

相反,像美国的全球鹰无人机,动辄十几米,长翼展更是达到了几十米。跟它们比起来,柳叶刀完全就是蚊子级别的战士。就这么一个小巧玲珑的飞机,你雷达怎么捕捉?

体型小也就算了,关键是它的声音也小。柳叶刀无人机的时速只有80公里,声音比摩托车还小,当乌军听到时,无人机已到头顶。

在这个过程中,柳叶刀无人机会不断盘旋寻找目标,一旦确认后,立马俯冲攻击,躲不过,根本躲不过。

最关键的是,柳叶刀无人机的产能特高,能打消耗战。

按照俄罗斯2024年的规划,接下来预计生产上百万架柳叶刀无人机。今天损失100架,明天直接替补200架,比下饺子还恐怖。

而且作为一款会飞的智能炮弹,在战场上专挑贵的炸,用完就扔,用最小的代价,摧毁敌方重要军事堡垒。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柳叶刀无人机的高产能+白芷系统的24小时全域扫描,已经让乌军惶惶不可终日。

每次星链终端一开启,白芷系统几分钟就锁定了目标。紧接着,柳叶刀无人机就会过来扔炸弹,炸乌军一个人仰马翻。

现如今,乌军想通讯的话,只能开机几秒就关,或躲在地下室用。不然的话,很快就会被爆头了。

可以说,通过白芷+柳叶刀的合击绝技,俄军大大削减了乌军星链终端的战斗效能。

中国的无人机优势碾压俄乌

这时候可能很多人会问了,从这场俄乌科技pk战中,我国又能学到什么呢?倘若战争爆发,我国在这方面又有哪些优势?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法,我国一旦开启此类战术,优势碾压俄乌两国。

首先,我国的无人机制造,早已呈现了"白菜化"状态。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无人机企业,世界第一的无人机军工,就连咱们的无人机装备产业链也是世界第一。

有了这些"世界第一"作为依托,咱们完全可以研发出更强更便宜的巡飞弹。

俄军的柳叶刀无人机要2-3万美元,咱们直接可以把成本压缩到5000美元以内。一旦战争爆发,各工厂直接月产百万架,义乌小商品市场都能转军工,就问你怕不怕?

在此期间,咱们还能利用AI+无人机蜂群战术,对敌人进行降维打击。

由于中国AI独步天下,因此我国完全可以通过集群算法,来让成千上万架无人机自动编队,自主制定战术,进而饱和打击目标。

当敌军一打开设备终端,咱们的无人机蜂群立马来袭,对方跑都跑不掉。

你以为仅靠无人机就够了?不,中国版星链才是大件。正所谓你有的,我也要有,不仅要有,还得比你强。

从规划蓝图来看,我国有一个G60星链计划,也叫千帆星座计划。按照该计划,到2035年,我国将发射1.3万颗卫星,进行全球组网。

有了这些卫星以后,未来咱们在南极也能刷抖音了。至于战时断网?不存在的,地球没了咱们都不可能断网。

这还没完,因为我国还有比白芷更强的监测系统,那就是SAR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卫星。

SAR卫星利用微波成像技术,能轻松穿透地下掩体,你躲哪儿都没用。而且SAR卫星没有昼夜限制,没有天气限制,强有力的打破了光学卫星的桎梏。

届时,中国版星链组成太空监测网,再叠加地面超视距雷达,直接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追踪移动终端。在这种情况下,敌军再怎么掩饰也是无济于事了。

可以说,中国的大国重器,才是未来战争中的典范。你以为我在大气层,其实我在太空层。当太空战术发力的时候,就算是老美也得退避三舍了。